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做为皇帝身份低到尘埃里,是什么让他愿意将权力下放臣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赵桓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但是也许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迹,跟随历史屋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个被蛇咬过多次的人,或许去一回井边就内心发颤。宋真宗赵恒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多数人其实不了解这个皇帝,因为他没有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没有残杀大臣的斑斑虐迹,更没有花前月下的桃色新闻。不说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就是和儿孙后辈的仁宗神宗比起来,他的形象都不那么出彩。

  但普罗大众却都曾见过他聊过他,只是没注意到而已。《戏曲狸猫换太子》里那个被太监和坏女人欺骗的男主角,《打龙袍》中李宸妃口中那个老皇爷,《穆桂英》故事中任命女性为三军统帅的大皇帝。

  他留给世界的不只是这些戏说和假故事,还有充斥着学习热情和散发着才子情趣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你一定突然发现:这个皇帝也挺神奇的,我们好像在哪见过。读一点宋史的人,关于真宗朝还能想起几个词语来,里边既有人名又有短语:李沆、王旦、寇准、丁谓、澶渊之盟。还有吗?有。就是那个听起来不错的四字年号:大中祥符。

  到这儿就有人好奇了,怎么是一个丧权辱国条约加许多大臣的名字。这么发问就对了,因为宋真宗一改伯父(宋太祖赵匡胤)爸爸(宋太宗赵光义)霸道总裁的作风,在政治运作上软了下来。他把权力基本都交给了宰相和政府班子,宰相和参知政事全权处理国家事务,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领导人。因此一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多的名相,尽管如丁谓之流,历史对他的定位和研究者对他的评价都很差。

  那宋真宗为什么愿意这么做?他觉得权力不好吗?他喜欢看别人对自家的江山指指点点吗?他是个跟墨子学了兼爱理论的思想家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你尽可以说有皇帝想活的轻松少管事,如宋代的徽宗和明代的天启,你也可以讲有人为了长治久安愿意搞适度的民主,如伟大的天可汗唐太宗。但绝没有君主愿意完全扔掉权力,成为一个政治玩偶。

  宋真宗是个君主,他干嘛视政府和老臣为权威,自己身份降低到尘埃里。我们得从他的经历和身份慢慢分析。他是皇帝没错,却首先得是个人,受天之命是唬人的鬼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而人之为人,则必有喜怒哀愁,懂得担惊受怕。赵恒是家里老三,按顺序排怎么都不会当皇帝,因为大哥性子太烈正义之气过足,惹火烧身走上了绝路。二哥体弱多病没坚持到父亲殡天。所以他捡了漏。

  爸爸赵光义是个明主无疑,但却极其重视自己的地位与存在感,有人触碰到红线他马上变得心狠手辣。大臣冯拯上书请求他立嗣,他大怒之下将其贬到了岭南。朝中大臣再也没人敢摸老虎屁股了,立嗣的事也随风而去,直到太宗去世前一年,才有人重新提起议案。

  太祖的儿子,燕王德昭在行军时请求太宗犒赏士兵,太宗听了不但不买账,而且出言无状,吓了燕王一大跳,他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燕王,你爸爸已经翘辫子了,现在皇帝是我,要活命就乖一点。这个事故之后不久,燕王德昭竟然因恐惧自刎而死。

  如果说叔侄关系不能使人放心,那父子之情你总该信吧。太宗的行动告诉我们:父子之情没毛病,可和皇位比较起来,不信!

  即使多年以后黄袍加身,赵恒依然不会忘记公元984年。那年,38岁的皇叔赵廷美因“谋反罪”被贬,死于流放地房州。大哥赵元佐上书为叔叔鸣不平。

  宋太宗巩固皇权的步伐没人能阻止,谁冒犯天威都会给你好看。看在你是我亲儿子的份上,太子别想当了,废为庶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大哥贬,二哥死,叔叔伯伯没什么得到好下场的。赵恒这个太子怎么会当的舒服,他只好对父亲恭恭敬敬,做事情谨小慎微,每当太宗有一点不满他就犯起焦虑症了。做开封府尹时遇到旱灾,赵恒下令免除了十七个县的租税,有人攻击他收买人心,他既生气又紧张。只好更加勤勉工作,希望得到父亲青眼。宋史载:留心狱讼,裁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

  就这样,对爸爸谨慎变成了习惯;对臣子和善也自然而然。为了美好的明天,他总是把政府要员当朋友一样,身段低到尘埃里:见宾客李至、李沆,必先拜,迎送降阶及门。

  大臣也投桃报李,为他的贤明开通回了份大礼,《吕端传》说:太宗挂了以后,李太后想立老大赵元佐为帝,而吕端等一干老臣及时控制了掌握兵权的大太监王继恩,然后进去大殿张望,待看的清楚明白确是赵恒时,老少爷们才一齐跪了下来,山呼万岁。

  对于这个场景,真宗皇帝永远记在心里,他无条件地相信这些文臣们,他绝对支持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建设大宋王朝,守护赵家天下。其二他明白,不仅是他的皇位来的偶然,父亲赵光义的江山也得自异处,不符合宗法社会的继承办法。烛影斧声的传闻一直留在脑海里,他知道,一旦同族弟兄起来造反,能和他并肩作战并且掌握话语权的,只有这些机要大臣。

  对于宋真宗来说,不让渡大权行吗?行。安全吗?不一定。可把行政权以法律形式交付给文官们,对紧要的事自己可以提供意见,做出决断。这样更符合赵恒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他死以后,继承皇位的侄儿宋仁宗赵祯把这种宽松主义发挥到极致,彻底成了个充满智慧的甩手掌柜,当时人说他: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可庆历时期、景佑时期,宋王朝很差劲吗?文彦博、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名儒群起,良臣辈出,大宋朝盛极一时呢。

  所以,一个有所畏惧,愿意抛弃独裁政权,实施群策群力的皇帝,显然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更值得人们尊重。千年万年,何时何地,政治的运转不是如此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