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下都斩过哪些大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三国演义》里,关羽刀下的亡魂不少,他有一句吓唬人的口头禅:“你比颜良文丑如何?”

  再加上立卧蚕眉,横丹凤眼,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对面挡路的听了,立时屁滚尿流:不敢!不敢!

  作为对比,鲁智深当日野猪林救了林冲,要威慑董超薛霸,也只说“你两颗脑袋,比这松树如何”,然后一禅杖打折了松树。

  关羽一比,就小气了一点:名下有大将头颅挂着,就是方便。

  以后各种戏词话本,关羽动不动就是一套贯口: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吓死人!

  问题在于:这些人头,还未必都记在关羽名下。

  汜水关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里关羽开山第一功,也是全书第一次大场面: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困于汜水关前;

  董卓都督华雄,先斩了鲍忠,再击败孙坚,斩了江东四将之一的祖茂,十八路诸侯竟奈何他不得。

  之后就是俞涉潘凤,一一送死,眼看黑云压城,袁绍也只好念叨“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的话找场面。

  于是关羽赫然出列,提刀驰马而去,须臾之间,斩华雄而回。

  加上曹操斟酒、袁术阻挠,这一出戏饱满好看之极,也顺便奠定了关羽的风格。

  ——温酒斩华雄,一合斩颜良,三合打跑文丑并追斩,关将军从来懒得跟人耗几十合,都是雷霆一击。

  最后“其酒尚温”,比起“一合斩华雄”之类,要风流蕴籍得多了,实乃点睛之笔。

  问题是……这事好看归好看,可是真不大靠谱。

  按历史上,关东诸侯讨董卓,并没有大家一窝蜂赶将去:大家都迁延不进,真正勇往直前的,是孙坚和曹操。

  曹操在荥阳败北后,回到酸枣,发现诸侯十余万大军,每天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于是生了一番气。

  孙坚则在阳人一带大败董卓,斩了董卓都督华雄——这是江东猛虎孙文台的功劳了,当然,这里的斩,通常理解为阵斩。

  至于那时候的刘关张,并不在孙坚军中,还呆在河北呢。

  这个功劳,真是凭空安在关羽头上的。

  同样,文丑之死,也跟关羽关系不大,倒是曹操和谋士荀攸,一次值得夸耀的策谋:

  当日关羽解了白马之围,曹操把白马的居民迁徙,沿黄河往西走,袁绍于是派了文丑,领骑兵来追,到了延津。

  当时行路之上,都是曹操军自白马带来的辎重,诸将都觉得不适合就地跟文丑交战,只有荀攸提议“这恰好可以拿来当诱饵”。

  文丑带着五六千骑追杀而来,曹操看着文丑军在分抢辎重了,下令上马:以不满六百骑兵,击破文丑军,斩了文丑。

  文丑具体是谁斩的呢?

  没细说,只是《张乐于张徐传》里,提了徐晃所部,斩了文丑,那该是徐晃部下的某位将领了。

  过五关斩六将,历史上并无明载。倒是关羽辞曹,确实是一段佳话。

  《三国演义》基本照搬了史传情节:大概曹操察觉关羽确实没有久留之意,于是让张辽去探问。

  这里跑个题:为什么关羽、张辽和徐晃,在《三国演义》里被描述为关系不错呢?因为他们都是山西人……

  张辽去操着一口山西腔问了,关羽原话,大意如下:

  我知道曹公待我很厚,但我受了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叛他。

  我最后还是不会留下的,只是应当立功报效了曹公再走。

  这段话千古留名,罗贯中就直接用进了《三国演义》。曹操听了,“义之”,认为关羽确实义气。

  关羽斩了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必然要走了,重加赏赐。

  羽于是挂印封金,留书告辞。

  曹操部下有想追的,曹操说:“各为其主,别追了。”

  ——这段确实尽显曹操关羽,二位当世英雄的大气派,史传原文如此,千秋耿耿。

  但是罗贯中嫌不过瘾,还得让关羽多些波折,于是过五关斩六将了。

  实际上,稍微看看地图,就知道不对劲:

  按《三国演义》里,关羽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黄河渡口,斩了秦琪,招恼了夏侯惇,过了黄河,又转弯去汝南找刘备。

  这绕路够劲的……

  这不是奉嫂见兄,是曹操领地大巡游来了。

  所以无论是常理还是史册,都没五关六将什么事,纯粹是编来给关羽摆造型用的。

  哪位问了:这么多事都是虚的,合着关羽谁都没斩?

  答:还是有的。那就是关羽斩颜良了。

  《三国演义》原文里,颜良十万大军围了白马,与曹操对垒;

  曹操派吕布降将魏续宋宪出马,被颜良斩了;徐晃出战,二十合败回来。

  到此为止,和当年华雄待遇一样:先来几个炮灰,垫垫场面。然后关羽出战。

  过程极为冷艳:关羽看看河北十万大军、麾盖下的颜良,觉得是土鸡瓦犬、插标卖首,于是拍马而下,一刀斩了颜良回来。

  历史上,没这么复杂。

  当日颜良围白马,曹操派关羽和张辽为先锋去解围。史书上,一句话而已: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不过瘾吗?

  想一下当日场景:

  关羽远远看见了颜良麾盖,于是单骑而入,万军之中,斩了颜良,带其首级回来,袁绍诸将,无人能当。

  这不是编造的传奇,而是活生生的真实。打过群架的都知道:好汉敌不过人多,面对十来个人,冲进去二十米都算好汉了;

  而关羽,突进万军之中,斩了勇冠三军(袁绍家公认)的颜良首级回来。

  例子不算多,但这一战,就够了。

  实际上,这一战如此传奇,以至于出了后来的事儿:

  关羽死后三个半世纪,齐国和陈国交战,齐国有位善射的胡人,箭无虚发。

  陈国吴明彻对巴山太守萧摩诃说:“如果干掉这家伙,敌军就没士气了,您的才华也就不逊色于关羽了。”

  萧摩诃单骑突入齐军,掷铣击杀了胡人,又斩了齐军十余人,于是萧摩诃被认为当世猛将,足以和关羽媲美。

  因为事实上的古代打仗,并不像评书里那样传奇:两军对圆,将军出阵,刀枪并举,打个百八十回合。

  单骑突阵,本来就是高难度的活儿。屈指可数,简直绝迹。

  就在三国正史里,魏国两位大当家,大司马曹仁在南郡之战里突入周瑜军,救出牛金,就被认为“将军天人也”;

  张辽八百人天亮突击孙权,乱军中亲手斩了对方二员无名将领(倘若有名,定当有述),就足以让江东小儿不敢夜哭。

  而三国中,万军突阵,加上手斩对方领军大将的例子,有且只有关羽斩颜良一个孤例,而已——后世类似的例子,都不算多。

  小说里吕布在虎牢关前的威风,正史未见;

  小说里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也是罗贯中给硬编的;

  许褚裸衣战马超,正史是没有的,最多是许褚瞪了马超一眼;

  张飞与马超的挑灯夜战,正史也是没有的。

  事实是,正史的三国,没有罗贯中先生编排的那么多华丽单挑。

  但关羽斩颜良,却是这里头为数不多真实的、声闻后世的、独自斩将并决定战役胜负的传奇。

  如是,关羽的许多战例,都是《三国演义》编的,但因为这一战如此光辉灿烂,足以让同时代如周瑜。

  都承认“关张熊虎之将”,足以让后来数百年,萧摩诃、杨大眼、薛安都等猛将,纷纷“时人比之为关张”。

  因为当《三国演义》里,人人都能斩将突阵时,关羽斩的那些将,就不显得多华丽了;

  但还原历史,当你发现正史之中,其实只有关羽,真的曾万军披靡、斩过对方大将、一击决定整个战役胜负。

  而其他诸将的单挑故事基本是编的之后,大概就能明白他独一无二的分量了。

  这其实就是个善良粉丝罗贯中帮大家吹牛的故事。

  赵云斩过多少将,张飞刺过多少将,黄忠射倒过多少将,大家私下里吹得乐呵,也不显得关羽多么了不起;

  最后要证据了,一清算,大家全都只在评书小说里威风,只有关羽真能交出颜良的人头和袁绍万军作为目击证人。

  忽然之间,关二爷这逸伦超群、熊虎之将、万人之敌等称谓,分量就够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