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本是王安石最亲密的战友,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后捅刀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42分类:历史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离开汴京(开封),去江宁府(南京)开始了十年隐退生活。这并非王安石所愿,然而事已不可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如今只剩下了宋神宗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最终连神宗也在苦闷与悲愤中薨逝,新法则被全部废止。一生心血尽付东流,第二年,王安石也便追随神宗而去了。
据说王安石在南京闲居时,常常自己在书房里写三个字:福建子。一遍一遍,力透纸背。这是他平生最痛恨的一个人:吕惠卿。
“安石既退处金陵,往往写‘福建子’三字,盖深悔为惠卿所误也。”(《宋史纪事本末卷八》)
吕惠卿,福建泉州人,他曾经是王安石最信任的左右手,最亲密的战友,变法的得力干将,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分子、阴谋家、篡权者。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继位的第二年。王安石奉诏越次入对,就此铺开了一场千古变法大局。吕惠卿则在早年由欧阳修介绍,结识了王安石,和王安石非常投机。变法开始后,他进入王安石变法团队的核心,渐渐地成为了二号人物。
变法的过程艰难异常。先是王安石和司马光那场著名的朝堂辩论,王安石说,通过经济手段可以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嗤之以鼻。
变法实行后,司马光、韩琦等人又连翻上书攻击新法的种种弊端,恰好又在河北发生了王广廉推行新苗法时强配扰民的事件,神宗皇帝因此也产生了怀疑,说了句:
“朕始谓(青苗法)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命不可不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王安石一气之下不干了,闹起了辞职。这时候,是吕惠卿站出来,坚决维护了变法。
他先和司马光在朝堂上展开了激辩,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反对理由。后又发动监司、郡守向皇帝陈述其中利害,接着自己又“从容白帝下诏,言终不以史违法之故,为之废法”。最后,又动员朝臣上书极力挽留王安石,坚定了神宗的信心,使得新法得以继续推行下去。
事后,连王安石也不无庆幸的说:
“法之初行,议论纷纷,独惠卿与布终始不易,余人则一出焉一入焉尔!”
——《宋史·曾布传》
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这些新法推出的种种举措,吕惠卿几乎都全程参与了具体内容的讨论和制定。王安石对他是事无大小,事事相商,倚为最心腹的干将。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他便推荐了吕惠卿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作为他的继承人来继续推行变法。
吕惠卿的确坚决贯彻了变法主张,然而此时的他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干掉王安石,自己做变法派的新领袖。在王安石把后背交给他时,他走上去捅了老领导一刀。
先是上书弹劾王安石,接着又曝光了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往来,“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甚至公然诽谤王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令,罔上要君”(放弃学问,崇尚权谋,违背诏令,欺骗和要挟君主),这种搞法,非但改革派傻眼,连守旧派也是目瞪口呆。
终于,王安石出离愤怒了。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再度拜相。十月,吕惠卿出知陈州,从此至死都再也没有回到汴京。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在《成功的改革与失败的改革》中说,一旦变法从经济变法转化为政治斗争,变法就凶多吉少了。没错,王安石变法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理想让位于权谋,变法变成了政治,从这个角度来说失败是必然的。
不过,吕惠卿作为曾经的变法派旗手,叫得最起劲,干得最卖力,才华也极高。虽然后来背叛了恩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安石的“猪队友”。因为他虽坑了王安石,却推进了王安石变法。如果非要说他是猪队友,那么他也绝不是一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猪,而是一头有着野心的凶猪,在人最虚弱的时候露出狰狞的獠牙。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宋朝为何会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形态呢?
- 11-30 究竟是从几时起,宋朝开始患上了这没救的“软骨症”?
- 11-30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的行为,宋朝有怎样的老规矩?
- 11-30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 11-30 宋朝一直都是“看来富裕”的印象,但为何不去发展军事实力?
- 11-30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 11-30 在宋朝300多年的统治中,为何没有皇子及宗室乱政的现象?
- 11-30 在北宋初期,宋朝的耕地面积得到怎样的大幅增加?
- 11-30 为了保证公平与公正,宋朝制定了哪些规范的审判制度?
- 11-30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
- 11-30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对饮食有怎样的精致程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