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晚清名臣李秉衡为何被称为误国之忠臣?有什么故事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李秉衡,字鉴堂,辽宁海城人,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调他担任山东巡抚,光绪二十三年,因巨野教案发生,清政府被迫任命他为四川总督,但未到任即迫于压力被罢免。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后,他北上勤王,随后在同八国联军战斗时战败自杀。

  (李秉衡像)

  据相关资料记载,李秉衡自幼比较聪颖,从小就立志要学文习武,他所生活的时代恰巧是帝国主义侵略日渐深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中法、中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三次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战役他都参与过。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李秉衡是一个有着极其强烈的爱国思想的大臣,他一贯主张对外来侵略进行抵抗,坚定的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大概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参与了多次保卫祖国疆土的战争,他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土地,对德国强占胶州湾进行坚决抵制,同时他还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与当时清政府内部的一些主和派、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这种精神和气概是非常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的。他死后清政府对他进行追谥,但由于当时八国联军的阻挠和清政府内部投降派的诬陷,他在死后被一再贬谪,并且“国史不立传”,使他长期蒙受了冤屈,也使得他不如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为人所熟知。

  (八国联军侵华)

  后人在评价李秉衡的时候大多赞誉他的抵抗外国侵略,维护祖国尊严的气节等。但其实除了这些他还是一个十分清廉有为的大臣,甚至在当时百姓中还有“包拯再世、海瑞复生”等盛誉。至于他之所以能参与那么多的战争,这与他本人的立场和性格特点不无关系,同时他身居要职,又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所以必然会同外来侵略势力进行斗争。他的一生,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