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此人下了一道政令,百年后汉人越来越富,满人旗人却沿街乞讨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在清末很多历史事件之中,当时最引人关注,而现在不为人所知的就是“放垦蒙地”事件。

  有一个历史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放垦蒙地会引起冲突仇杀,而“闯关东”却没引起对汉人的仇杀?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放垦蒙地”是什么?这个政令最早下达于光绪年间。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大规模开放招垦,也叫“移民实边”,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清政府推行这个政策是光绪二十七年,国家下达的政策时有好几个称呼“丈放”、“蒙垦”、“垦放”,后来又出现“蒙荒”、“放荒”等字眼,后来又表述成“放垦蒙地”。

  “蒙地”是属于蒙旗的所有土地,它不同于东北的“官地”,也不属于八旗“旗地”,也不属于内地地主的土地,后期很多报刊杂志上出现“移民实边”的字眼,尤其是清朝末年,清政府经历八国联军侵华后,就将“移民实边”当做一个口号挂嘴边,但实际没采取任何保护汉人的措施。

  “今欲经营蒙古…必以殖民为入手,而殖民尤以垦荒为始基。”

  那么我们可以给这次“放垦蒙地”事件下一个定义,即在清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将内地的汉人大批迁入人口稀疏的边疆地区,目的是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清政府“放垦蒙地”的主要动机确实是“移民实边”,加强边防,防止俄日侵略。

  我们都知道俄国是什么货色,不动声色地侵吞了很多我们的领土,如果很多汉人去边疆居住、垦殖,俄国自然没理由占据那里,当时这是清政府的思路,不代表正确。

  蒙古抗垦既然是出于保护国家的目的,为何会引起仇杀,让汉人当炮灰不好吗?

  当然不好,因为蒙古不想饿死。

  清政府花样措辞的官方文章里,掩饰着一个见不得人的动机——钱。

  蒙古是靠放牧生活的,他们需要地里长草而不是长庄稼,可蒙古所掌握的地盘沙化太严重,开垦破坏草场,如果粮食绝收了,汉人还可以去别的地方,蒙古人只能饿死,所以蒙古要求“退耕还草”。

  清政府是不会管的,他们这么做本来就是为了增加国库收益,汉人去开垦,那就得收税,蒙古贵族开垦的土地没纳入税收机制,所以就迁入汉人去抢地、抢钱。

  这件事开始是由个别蒙古贵族引起的,他们占有的土地多,就让汉人在他们划定的地方耕种,他们赚一些“外快”,后来这样做的蒙古贵族越来越多,国家发现了发财的好机会,于是让蒙古贵族大量“放垦”,纳入国家税收,蒙古贵族当然不愿意。

  那些没有太多地的牧民更不愿意,因为这等于让他们去死,他们能愿意吗?

  “闯关东”又不同,东北地广人稀,生存资源多,所以才会有很多人从地少人多的山东,进入东北寻找生存机会。

  东三省的气候条件比蒙古要好得多,适合垦荒,而且满人是渔猎的,不是放牧的,对他们而言有人帮忙耕地收粮食还是件好事,反正收粮的时候他们人少,他们也忙不过来。

  既然大家有共同的利益,那为啥还要打斗呢?

  何况汉人移民到东北那才是“移民实边”,可以抵御俄国入侵,有汉人当肉盾守住东北的风水宝地,让满人有个退路,满人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从清朝入关,皇帝坐上龙椅的第一天,他们就一直视东北为退路,他们心里对长期统治中原没信心,总想着大不了退回老家去。

  如果清末换成汉人皇帝当政,换成汉武帝,割地的事绝对不可能答应,会跟他们死拼,因为中原是汉人的老家。而满清就不同,他们一直认为东北才是他们老家,所以中原怎么割地赔款,他们并不真心在乎,大不了回老家好了。

  了解了满清统治者的心态,和当时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很多历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满清对自己人还是很重视的,不会让满人没饭吃饿死,而蒙古他们也不真心在乎。他们迁徙汉人入关,一方面给满人发着补贴,满人不可能没活路,天天有钱拿,满人为什么要杀汉人?闲的吗?

  有人打下手有什么不好?

  所以两个历史事件要区别看待,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民族矛盾从来不是什么激烈的矛盾,有共同利益马上就不矛盾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最激烈的矛盾只有一个——资源——生存机会——钱。

  “闯关东”之后汉人靠着勤俭持家,努力耕种日子越过越好,而那些被政府豢养的满人却家境一天不如一天,随着清政府的倒台,满人失去了经济靠山,又没耕种的能力,一度穷得要饭。

  北平城要饭的旗人成为街道一景,让外国人看了都感慨不已。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