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李鸿章感叹如果没有刺马案,或许清朝就不会受到列强羞辱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话说,晚清时期,有一桩震惊全国的大案,两江总督马新贻竟然被刺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竟然被刺客张汶祥所杀。奇怪的是这个张汶祥在杀了马新贻后,却并没有逃跑,反而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束手就擒。

  这件案子发生后,震惊朝野,慈禧太后相当重视;但是真正让清朝廷重视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封疆大吏被杀,而是因为隐藏在这件案子背后所隐藏的内幕亵闻。

  话说这位两江总督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在所谓的“剿匪”战斗中,原本是一个败军之将。被俘以后,又没有骨气,与“匪首”义结金兰,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宝座。

  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拜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马新贻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诱杀了拜把兄弟。但是与拜把兄弟一同来的另一个兄弟张汶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大案来。

  这等于狠狠的抽了当时的满清官员们一巴掌啊,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其实这才是曾国藩离职并调任两江总督的真正原因。

  曾国藩出发前夕,慈禧太后还特地召见曾国藩,面授机宜,说“马新贻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汶祥处决,剜了张汶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地予以抚恤。一句话,马新贻是一个好官,张汶祥是一个发逆。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晚清时期对于国家的管控能力已经极为虚弱,大量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却不顾官方史家的曲笔,将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诸于众。

  虽然刺马案如此解决了;但是刺马案的发生却加剧了割据东南的湘系军阀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使得西太后加快了对湘军裁减和对湘系军阀的打压力度,导致了一个近代史上一个灾难性的后果,那就是让依靠着湘军的兵力和财力建立和维持的东南海防日益废弛。

  正是由于东南海防的倒退,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起,英、法、美、日等列强在这一地区挑衅日益剧增,1874年,日本侵略我国的台湾及其附属国琉球,并勒索清政府巨额“赎台费”,1881年法国又在东南沿海挑起了中法战争。

  由于东南海防的严重倒退和湘军裁员导致东南地区国防力量的薄弱,清政府无法抵挡列强的侵略,只好与之签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割地赔款和出卖国家主权来维护中国东南沿海的“安宁”,这样一来,不仅不能维护国内的和平与安宁,反而让列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终究让中国陷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以至清廷洋务派重臣李鸿章晚年曾对心腹幕僚说道:“若非马案,则裁兵日紧,终致海防日废,列强日盛,战祸不断,则国运日衰也。”

  这是“蝴蝶效应”么?其实也不完全是,即使没有刺马案,虚弱的满清统治者忌惮强大的汉人军队,迟早也会进行大规模裁军,而刺马案最多只能算是加速了裁军的速度而已;而且以腐朽软弱的满清统治者,即便能打赢欧美列强,也会跪下乖乖送上卖国和约的;最主要的是,海军不行啊!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