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北宋名相吕蒙正敢于逆“龙鳞”的故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为人臣,最怕的莫过于逆“龙鳞”,因为让皇帝老子不高兴,危险的可不仅仅是乌纱帽的问题,恐怕戴乌纱帽的脑袋都会搬家,所以历史上诤臣极为稀少,北宋的吕蒙正却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吕蒙正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宋太宗为了显示在他的治理下歌舞升平,不仅邀大臣们赏灯,还大摆酒宴,与民同乐。酒兴正浓的时候,心情不错的宋太宗举杯说:“正当五代之际,天下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天上彗星划过,看者无不心惊肉跳,以为天下再无太平之日。朕自当政之后,日理万机,从不敢懈怠,常想天下百姓,以至才有今日之昌盛景象。由此来看,无论是大乱还是大治,无不是人之所为,并非是什么天意啊!”

  皇帝说出这样的话,底下的臣子们自然心领神会,于是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直把太宗哄得飘飘然如坠云里雾中。正在得意忘形之际,宰相吕蒙正站了起来,面带忧色地说:“皇上在此设宴,放眼望去满城灯火辉煌,确实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臣不久前曾到城外,离城仅数里就看到有许多人面露饥色,甚至还看到一些因饥饿而死的人。由此可见天下并不都像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样啊。愿陛下不但看到眼前的繁荣,而且也能看到远处正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才是天下苍生的幸事啊!”

  此言一出,大厅内瞬时一片寂静,群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纷纷偷眼瞧着太宗的脸色,胆子小点儿的,汗都顺着脖子流了下来。

  宋太宗极为尴尬,半晌没说出话来,过了好久,才自己找台阶说:“我得蒙正如唐太宗之得魏徵啊!”接下来的酒,怎么也喝不出滋味来了,一场欢乐的酒宴匆匆散了。

  可以想象,不知逢迎的吕蒙正官也当得太顺当不了,不止一次地被摘下宰相的官帽,可等他再次出任宰相时,居然一点教训都不汲取,敢于违背皇帝旨意的劲头越来越足。

  有一次,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吕蒙正呈上一陈姓官员,太宗素来看不上他,没有同意。第二天,吕蒙正又递上奏折,太宗展开一看,还是那个人,不禁一皱眉头,让他再选。第三天,当太宗又过问此事时,吕蒙正呈上的仍然是那个人。这次太宗可受不了了,气得直接把奏折扔到了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皇帝生了气,吕蒙正依然淡定如初,弯腰捡起奏折,平静地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的气量,我不如也,就依你的吧!”后来陈姓大臣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吕蒙正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是因为吕蒙正不仅学问好,修养高,气量更是非一般人能比。

  公元988年,有人向宋太宗打小报告,告发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吕蒙正挟私报复。原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州张绅被举报贪赃枉法,吕蒙正派人查证后,将他免了职。告发者说:“张绅家境富裕,不会贪污。这肯定是吕蒙正挟私报复张绅,因为吕蒙正贫寒之时曾向张绅借钱,张绅没借给他,他便怀恨在心,现在借宰相的权力,有意加害张绅,以泄当年之恨。”宋太宗听着觉得有些道理,张绅家不缺钱啊,干吗要冒险再去贪钱呢?于是就恢复了张绅的官职。

  虽然没有责备,但这事却比扇一记耳光还让人下不来台啊,可吕蒙正没有一句辩解之言,坦然得若无其事。

  吕蒙正

  公元991年,考课院在历行考核官员功过时,意外地发现了张绅贪污的证据,宋太宗看到报告后,大怒,当即将张绅贬为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团练副使。随后想起当初错怪了吕蒙正,又不好意思当面认错,向他承认自己的失误,就找了个机会,顺便提及此事,说:“那张绅果然犯了贪污罪。”他本思量着吕蒙正会借此表白一番,没想到吕蒙正只是淡淡地回答说:“噢,知道了。”不辩解,也不致谢,就像不曾发生过什么事一样。太宗望着他,感叹地说:“古人说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吗?”

  吕蒙正有个同窗好友叫温仲舒,俩人年轻时交情深厚,又是同一年考中了进士。温仲舒当官时出了案子,被贬多年,一直得不到起用。吕蒙正担任中书令后,觉得这个同学还是很有才华的,就多次向太宗举荐,温仲舒得以重新入朝为官。然而温仲舒为人却不够厚道,为了显示自己,多次在公开场合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逆了“龙鳞”,皇上正生气时,他还趁机落井下石,当时人们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知道实情的太宗看他还蒙在鼓里,忍不住提醒他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呢!”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

  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不禁伸出了大拇指,更加敬重他的为人,对他也愈发器重。

  事实证明,吕蒙正的眼光是不错的,温仲舒虽说有点嫉妒的小毛病,做事还是很有能力的,无论是出镇边疆,还是辅政朝廷,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致与名臣寇准齐名,时人并称他们为“温寇”。

  吕蒙正敢于挑战皇帝的权威,其胆量恐怕源于不计个人荣辱的气量,这种气量是一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底气,心中无愧,所以“虽称誉之,承奉之,亦不为之加喜;虽毁谤之,侮慢之,亦不为之加沮”,荣辱毁誉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