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操最大的污点 为泄私愤一口气杀了几十万平民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4分类:历史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评价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而2010年开始热播的新《三国》中陈建斌饰演的曹操更是大放异彩。但在《品三国》和新《三国》中,都有意无意地掩盖了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屠徐州。

  古代的徐州,位于今天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和安徽北部,当然,也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

  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徐州人民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魏武帝曹操在这里制造了徐州大屠杀。按照曹操的人生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三国演义》里演化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公元193年,曹操得知老爹曹嵩和弟弟曹德等全家人在徐州惨遭杀害后,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但是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网络配图

  曹操的父亲曹嵩业已弃官,为躲避董卓之乱,他来到徐州避难。然而,他被徐州牧陶谦等人杀害。曹操大怒,时刻不忘东征徐州,报陶谦等人的杀父之仇。

  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攻打陶谦,攻下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陶谦退守郯城,曹操也再攻打郯城(今山东郯城),暂时攻不下,然后,曹操一连攻下了取虑(今安徽灵璧)、雎陵(今江苏徐州睢宁南)、夏丘(今安徽泗县)。开始了大规模屠杀。这就是徐州大屠杀。

  据《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记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从后汉书可以看到,在攻下了徐州后,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平民百姓,杀了徐州百姓共计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流不动了。从此徐州几乎是鲜有人迹。可以说,曹操屠杀徐州十分彻底,徐州百姓几乎悉数遭到屠戮。

网络配图

  而《三国志·武帝纪》对徐州大屠杀的记载较为简略,没有非常直白地描述。但三国志也有暗示,隐隐地看出曹操在徐州大屠杀的凶残。《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对于徐州大屠杀,《三国志》只有:“所过多所残戮”六个字。但是,仅仅这六个字,我们也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曹操屠戮百姓的凶残。

  曹操为报家仇可以理解,乘机攻城略地可以理解,追究凶手张闿的责任可以理解,甚至不论陶谦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连带责任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责任是追究不到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头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几乎全部杀光,这实在是罪大恶极。

网络配图

  对于徐州大屠杀的死难人数,《后汉书》和《三国志》有争议。后汉书记载是数十万百姓遇难,死于曹操屠刀之下。而且泗水为之不流,显示了曹操的极度凶残和暴虐。而《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可见,三国志里说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只有几万人,而不是《后汉书》的几十万人。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是多少?究竟是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三国志》和《后汉书》有很大差异。究竟是《三国志》可靠,还是《后汉书》正确,这一直有争议,急需人们进一步研究。

  另外,还有人对曹操是否实行了徐州大屠杀也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如果曹操彻底屠徐州,那么他哪来的”青徐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总而言之,对于徐州大屠杀,争议点还有很多。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