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操为何爱杀谋臣?这是两大对立阶级的较量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喜欢杀谋臣,比如荀彧、杨修等。但这不代表曹操喜欢随便杀谋臣,杀谋臣的原因要追溯到更早以前。

  公元200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曹操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宏图大业,更标志着以曹操为代表的非世家大族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

  

网络配图

   自东汉起,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批累世做官的家族。这些世家大族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并普遍具有深厚的儒家修养,如汝南(今属河南驻马店)袁氏、弘农(今属河南三门峡)杨氏等。他们垄断官场,统治、剥削着非世家大族的子弟。这样,社会就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

  非世家大族的曹操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铲除身边的那些世家大族。消灭袁绍只是开始,接下来,曹操还要整治自己阵营内部的世家大族。而荀彧、杨修等人就是代表。

  荀彧出身于颍川(今属河南许昌)荀氏。荀彧的祖父在汉顺帝和汉桓帝时期是人称“神君”的博学鸿儒。他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天下士子一半出自荀门。曹操称荀彧为“吾之子房(张良)”。的确,曹操在打天下阶段极为倚重荀彧,二人配合得也颇为默契。一旦曹操想当魏公了,荀彧却当即站出来极力反对,二人矛盾激化。

 

网络配图

   这表面上是两个人的矛盾,实则显示了世家大族不接受出身卑微的曹操之流登上统治地位的意志。对于这个矛盾,曹操丝毫不让步。建安十七年,曹操让人送给荀彧一个盒子。荀彧打开一看,是个空盒子,当即明白曹操这是迫令自己自杀,于是饮药而死。

  崔琰出身于清河(今属河北邢台)崔氏。这是个从东汉兴盛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世家。崔琰喜欢骂事讥俗,为人狂傲不逊。建安二十一年,他因阻挠曹操加封魏王,说了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被曹操处死。

  杨修出身于同样有着“四世三公”美誉的弘农杨氏,这是和汝南袁氏并驾齐驱的显赫家族。杨修代表着如此显赫的世家,他也就成为曹操必须打击的对象。

  相反,对待和自己相同出身的部下,曹操的态度大不相同。比如曹操的武将们一部分是曹操自己的族兄弟;一部分是降将,如张辽等人;还有一部分是社会上的亡命之徒,如典韦等人。曹操和他们都情投意合。

 

网络配图

   但是曹操用尽半生精力,铲除了当时几个显赫的世家大族,似乎是胜利了,事实上他失败了,因为幸存的河内大族司马氏最终建立了完全由世家大族统治的晋朝。

  曹操之所以会失败,是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特征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从东汉开始,历魏晋南北朝,是世家大族形成、发展和壮大并最终确立统治的时代。曹操想铲除世家大族、确立非世族的统治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最终确立,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从而瓦解了世家大族。曹操再英明也无法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哪怕杀再多谋臣,他的努力都将归于失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