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如此虚心诚意 为何还听不到批评和意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拿隋炀帝杨广说事,经常和大臣们八卦杨广的糗事。八卦完还不忘一声长叹:我这表叔办事太那个了,咱们可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能走他的老路。
儿子高宗李治也继承了父亲的政治习惯,时不时也把隋炀帝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拉出来,品头论足一番。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二月,李治摆驾东都洛阳,住进刚落成的合璧宫。洛阳是隋炀帝的花花世界,留存有大量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罪证,是一个生动的廉政教育基地。
网络配图
刚落脚洛阳的李治,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炀帝往事,说起古来,“语及隋炀帝”。
李治问宰相大臣们,“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隋炀帝杨广当年听不得任何批评意见,不让人说话,不准妄议中央,闹得失去政权,执政地位不保,生死国灭。朕经常对此引以为戒,虚怀若谷,虚心诚意的请干部提意见,号召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让你们说话,允许你们批评时政,妄议中央。只要是出于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是对我本人提的,还是对朝廷大政方针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不仅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可是,怎么没有任何人给朕提建议呢?
为什么没人说话?
因为就在几年前,李治给干部百姓上了一场生动的政治教育课,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是什么后果。
那是在废王立武即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还只是皇帝而非核心的高宗李治,和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老臣重臣商议:皇后不行啊,不生儿子,朕也不喜欢,能不能换换。长孙无忌等人拿出舍得一身剐的气势,当面和李治掐起来。
网络配图
尤其是褚遂良,更是在玉阶之上磕头磕到血溅五步,“解巾叩头流血”,以辞官回家卖红薯来劝谏李治三思。
结果呢?
四人全部被掀翻在地,打成图谋造反、反对皇帝成为最高核心的反革命集团。长孙无忌流放黔州,被逼一丈白绫自我了断。褚遂良越贬越远,最终流放到今天越南一带,孤独死去。韩瑗贬死在今天海南三亚的振州,抄没家产。
来济被贬到庭州即今天新疆昌吉附近,自知不会逃过李治武则天一刀,索性不穿甲胄就杀向与西突厥作战的战场,最终落得个战死沙场为国尽忠的荣誉称号,算是四人之中当时结局最好的。
平心而论,唐高宗废王立武是有摆脱长孙无忌等人包围控制,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的政治目的在里面。长孙无忌等人反对废王立武,也是为了把持朝政,保卫权力。政治斗争而已,双方都没有太多的正义性。但是,高宗李治可以不听长孙无忌等人的直言进谏,可以通过废王立武夺回权力,却没有必要斩尽杀绝。
这等于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朕不允许人唱反调,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
如此做派,如何指望别人继续提出善意的批评呢?
网络配图
这种情况下,高宗李治的耳朵里,只能听到李勣的溜须之词,“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皇上您已经将国家治理得尽善尽美了,没有任何需要改进的地方,臣等都没有意见可提!
唐高宗凭借废王立武,成为大唐党和国家真正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殊不知,封核天下风光无限的背后,已经有人在觊觎着龙椅。他一手扶起来的武媚娘,竟会变身日月凌空的武瞾,硬生生的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段武周时代,险些将他李氏子孙屠戮殆尽。不知早已龙御归天的高宗李治,倘若泉下有知,回想起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的拼死劝谏,会作何感想!
即使不听这些逆耳忠言,你保住他们的性命,也是对武则天的一种制约,何至于后来险些唐命不保!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28 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子,他的经历为何是历史上少有的?
- 11-27 唐高宗真的不是个好皇帝吗?竟为大唐开创了“永徽之治”
- 11-27 唐高宗李治废王皇后,为何被认为是武则天一手策划和导演的?
- 10-28 唐高宗立过几任太子?李显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吗?
- 10-13 唐高宗为什么会产生废黜王皇后的想法?与武则天有什么关系吗?
- 10-04 倭国的两位公主本想取悦唐高宗,为何却反被关了起来?
- 09-27 武则天崛起时已经是二十八岁了 唐高宗为何偏偏喜欢武则天
- 09-25 唐朝有哪些皇帝迷恋丹药?唐朝为何炼丹之风盛行?
- 09-20 武则天都弄死唐高宗好几个儿子 为什么他却袖手旁观呢
- 09-20 传说中的宫斗剧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武则天入宫后他的妃子再也没有怀孕呢
- 09-17 为何李治没有保护王皇后和萧淑妃 而被武则天给残害呢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