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他是清官能臣:为啥会被乾隆皇帝如此对待?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喜欢看清宫戏的朋友都会知道乾隆朝有个官员叫刘墉,绰号叫刘罗锅,其实人家刘墉不是罗锅,只不过老了之后,八十多岁了,背驼了,嘉庆皇帝开了个玩笑,说他是刘驼子,从此以后,“刘罗锅”的外号才开始传开了。刘墉的出身不一般,是咱们老百姓高不可攀的高干家庭。刘墉的父亲叫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祖籍山东。刘统勋的爸爸,也就是刘墉的爷爷叫刘棨,是康熙朝的进士,后来去陕西羌州当知州,所以刘统勋出生在陕西。再往上追溯,刘统勋的爷爷、刘棨的爹也是进士出身,也是当官的。

网络配图

  根红苗正的官二代,注定是要走仕途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刘统勋考中举人;雍正二年,又高中进士,随后成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编修。雍正时代,刘统勋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和詹事等职务。

  刘统勋仕途的起飞是在乾隆上台之后,他从内阁学士干起,后来干过侍郎,当过刑、吏、礼、工四部尚书,兼管过兵部,还出任过漕运总督、陕甘总督,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还进了军机处。刘统勋是刘氏家族在官场上的巅峰,而不是后来扯淡的刘罗锅。刘统勋是个清廉、正派的官员,也是政绩卓著的能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清廉干练的官员,却被乾隆搞了三次!

  第一次,乾隆十七年二月,刘统勋奉命与和亲王弘昼、尚书哈达哈一起去清查通州粮仓存米。刘统勋等人查验时并无亏空。几个月后,乾隆又派另外的人去查,结果说查出了亏空,还回奏说前面的清查官员肯定作弊了。乾隆没有做任何调查,就下旨给了刘统勋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

网络配图

  第二次,乾隆二十年,刘统勋在陕甘总督的任上,又是因为说甘肃省藩库银子短缺,乾隆惩治了甘肃一帮官员,其实这种亏空很多是制度性的亏空,,而并非真有官员贪赃。乾隆认为刘统勋有连带责任,给了个降一级留任的处分。前两次的处分,实质意义都不大,不过都是乾隆玩的心理战而已。第三次,就有点来真的了。

  乾隆二十年九月,准噶尔蒙古的阿睦尔撒纳叛乱。乾隆命还干着刑部尚书的刘统勋赴陕甘办理军需事务。这个时候的陕甘总督是宗室永常,他是朝廷大军的西路定西将军。战事初期,清军处于不利地位,前线主将班第、鄂荣安被围困自杀。永常担心防线崩溃,就致书刘统勋,要他以陕甘兵力支援西路。

  刘统勋受到永常的影响,便上书朝廷,建议清军撤退至哈密。乾隆并不知道前线主将自杀的事情,对于刘统勋这种畏葸退缩的建议自然是雷霆震怒。乾隆立即下旨,将刘统勋革职,并押送京城问罪,同时把刘统勋和永常的在京诸子全部打入大牢,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刘罗锅刘墉。

网络配图

  这一次,刘统勋被关了很久,差点丢了性命。幸好后来清军在前线反败为胜,乾隆顾念刘统勋一贯的功劳,把他放了出来,又任命为刑部尚书。刘统勋后来还干过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水利。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刘统勋死在上朝的路上,算是为了大清朝死而后已了。人死了,乾隆落下了帝王泪,说什么天丧股肱之臣之类的话,刘统勋被谥为“文正”,这是朝廷给臣子的最高褒奖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