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早年都有什么样的经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4分类:历史
拓跋珪和刘裕都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都是国家的开创者,前者政权位于北方、后者政权位于南方,各自统领一方,保一方平安和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拓跋珪是北朝北魏的第一位皇帝,生活的时间是公元371年到409年,是代国的后代,代国被前秦灭国,因其年幼,免遭杀害。前秦混乱,十五岁的拓跋珪趁乱复兴他的国家,建立北魏政权。即位后,联合后燕国,稳定朝廷局势,打击作乱者;多次亲自出征,扫清环敌;当时北魏还是奴隶制国家,他重视农业耕作,让本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发展经济,北魏由此变得强盛。中年的时候变得固执己见、滥杀忠臣、任用奸臣、贪杯好色。公元409年,在宫中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死的时候三十九岁。
刘裕是南朝宋的缔造者,生于363年,卒于422年。年轻的时候是在帮东晋打天下,后来位高权重,无人能敌,篡位当了皇帝,国号宋。建国后勤于政务,改革吏治,摒弃门第之见,重用寒门;重视教育,收集典籍,为后世留下很多宝贵书籍;体察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生活简朴,提倡节约等等。在位三年,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都很出色,一度把宋国推向南北朝历史的最高峰。
他们一个是鲜卑族,一个是汉族;一个年幼就称帝,一个年迈才称帝;两个人的文治武功都是很有名,都善于统领军队、指挥作战。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
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以后能够知人善任,让国家休养生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魏国,但是在晚年的时候由于他刚愎自用,所以后来被人刺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对北魏的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的时候时间结点应该在他建立北魏之前,也就是他出生到他建国这段时间。
拓跋珪原来也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因为他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跋什翼犍,这个人是一个出色的部族首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鲜卑族的拓跋部落最后形成了一个国家,就是代国。
代国是一个小国家,所以跋什翼犍在苦心经营,但是最终也没有逃掉被后秦灭掉的命运,而跋什翼犍死了之后应该是他的儿子拓跋寔继承王位,但是因为没有了国家,他们已经成为了俘虏。这时候的拓跋珪只有六岁,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小,所以才没有被抓走。
自此之后拓跋珪走上的逃亡的道路,他先后到了前臣的统治地区和贺兰部落等地,但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除了前臣对他很好外,其他人都想设计杀死他,还是一些忠臣的告密救了他,最后因为后秦发生内乱,已经积聚了一点力量的拓跋珪才恢复了代国,后来改名北魏,至此建立国家。
拓跋珪评价
拓跋珪是北魏的建立者,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才使得北魏成为当时能够统一北方的大国,但是他在后期因为为政失误,和留恋于声色犬马最终落得被人刺死的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拓跋珪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雄主,他有才能,有远见,但是他也有弱点,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拓跋珪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过着这种生活,才使得他很早就已经懂事,并拥有很强的才能。
他在16岁的时候把握住机会,当时后秦已经生乱,所以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他的力量非常小,四周又有强敌林立,所以他没过多久就被敌人打败,不得不率领部族逃亡。
拓跋珪是幸运的,他懂得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他前半生在母亲的帮助下能够顺利成长,他在绝路的时候受到了后燕的慕容垂的帮助,帮他度过了难关,也正是从此开始,他得以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之中,北魏开始不断的壮大,这个时候拓跋珪还能实施正确的决策,可以说拓跋珪这个阶段的评价是正面的。但是随着北魏的强大,拓跋珪已经慢慢开始变了,开始残杀大臣,声色犬马,刚愎自用。
最终他还是死在了别人的刺杀之下,终年三十九岁,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拓跋珪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雄心壮志,所以这个段拓跋珪评价是负面的。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09-09 张士诚能够打败元朝百万大军 张士诚为什么还败给朱元璋
- 09-09 朱元璋说元朝以宽失天下,背后到底啥意思?
- 01-01 元钊是什么身份?他被拥立为帝的真相是什么?
- 01-01 安兴贵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作为?
- 01-01 宇文士及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01-01 杜琼在历史上有何才能?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 01-01 宋江没有接受招安而是造反 最后能推翻宋朝吗
- 01-01 李隆基两次政变除掉四个女人 她们分别是谁
- 01-01 韦后独揽大权的时候 李隆基是怎么政变成功的
- 01-01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划分的 收入又是怎么计算的
- 01-01 李旦的长子还活着时 李旦为什么会立李隆基作为太子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