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他本来无缘帝位:竟机缘巧合成为千古一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日,明武宗驾崩于豹房。由于明武宗膝下无子,也无在世的兄弟,孝宗一脉已然断绝。最后,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来继承皇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成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为什么在那么多的皇子之中,这个馅饼却偏偏砸中了朱厚熜?这里头大有文章还是纯属巧合呢? 

网络配图

    我个人认为并非完全巧合,张太后与老谋深算的杨廷和偏偏挑中了朱厚熜来继承皇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血缘最近。朱厚熜乃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他是当时诸位王子中与朱厚照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朱厚照驾崩之时,膝下无子,而孝宗皇帝膝下二子,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炜却早已夭折,故而孝宗一脉再无他人。而宪宗一共生有14子,皇长子生下不久尚未命名便夭折,第2个儿子朱祐极,4岁夭折,第3子便是明孝宗朱祐樘,第4子兴献王朱祐杬。

    按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应当由第4子兴献王朱祐杬接替皇位,但是当时朱祐杬已故,膝下传有二子,长子乃是岳怀王朱厚熙,生后五日便夭折,次子便是朱厚熜。因此,当时诸皇子当中,朱厚熜乃是与明武宗朱厚照血缘最近之人,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祖训,应该由朱厚熜来接替皇位。 二、聪慧过人。《明实录明世宗实录》里记载:“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

网络配图

    意思是说兴献王次子朱厚熜聪明仁慈孝顺,少年老城。据传朱厚熜幼时就聪敏过人,兴献王教他读诗几次后便能准确背诵。年长以后,又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各种古籍,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不仅如此,兴献王还让其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朱厚熜虽然年幼,不仅熟读儒家典籍,深知治国之道,而且还熟悉了各种礼仪和规范。 三、少年老成。正德十四年,兴王朱祐杬病薨,年仅12岁的朱厚熜袭为王爷,朱厚熜在长史袁宗皋的辅佐下开始接管王府,并且治理起来井井有条。后来,杨廷和安排礼部要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

    但朱厚熜拒不接受这种方案,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从这里我们能很好的体会到朱厚熜的少年老成,非常人所能比。

网络配图

    四、年少易控。杨廷和历经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不仅是一个官场上的老油条,而且也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治世能臣。在武宗去世,朝中无君的日子里,他总揽朝政,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并加封左柱国。他在正德年间担任首辅,受尽了武宗叛逆,贪玩,不听劝告的苦头。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能够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治国发略,他自然要挑选一位肯听话,容易控制的君主,当时年仅15岁的朱厚熜便是最佳人选。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正是因为血缘最近、聪慧过人、少年老成和年少易控等原因,杨廷和这才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朱厚熜也因此幸运地登上了这千百年来世人梦寐以求的宝座,开创了明朝中兴的局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