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死后为什么能葬在清皇陵?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三次登上皇位,三次被赶下皇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经过改造成为新中国的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他死后被火化,骨灰历经几次转移,最后被移葬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为什么他作为一个“普通平民”能迁葬到清朝皇陵中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中国历史上,每个皇帝登上皇位后就开始着手选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以后的葬身之地。溥仪也不例外,在他年仅10岁时,小朝廷就派人在清西陵的泰东陵(乾隆母亲孝圣皇后的陵墓)附近,选定一个叫“狐仙楼”的地方,作为小皇帝死后的万年吉地。但终溥仪一生,忙于复辟、流亡、坐牢、改造……死时又适逢“文革”,已无入葬皇陵的可能。

网络配图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溥仪病逝在北京人民医院。周恩来总理当时作了如下的指示:溥仪遗体火化、土葬由其家属决定,安葬地点可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万安公墓、人民公墓,或另一处墓地任意安葬(寄存骨灰)。

  10月21日,爱新觉罗氏家族主要成员开会商讨溥仪骨灰寄存问题。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将骨灰寄存八宝山人民公墓骨灰堂。溥仪的七叔载涛说,这会儿正在搞“文革”,不应该再给总理添不必要的麻烦,(骨灰)不放在革命公墓为宜。10月22日,溥仪骨灰被寄存至八宝山人民公墓骨灰堂。

  “文革”结束后,1980年5月29日,中央有关部门在政协礼堂又专门为溥仪等三人举行了追悼会,并提升了其骨灰的存放规格———从八宝山人民公墓骨灰堂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骨灰堂西副一室东侧26号格。

网络配图

  1992年,香港商人张世义来到河北易县(清西陵所在地)投资,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经营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虽然名为皇家,实际上只是民营性的商业性公墓。当时易县某领导跟张世义提了个要求,说能不能把溥仪的骨灰迁到易县。因为那时易县还比较穷,把溥仪墓迁到这里,会对当地的旅游事业有好处。

  张世义后来辗转找到了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李淑贤问他:为什么想将溥仪骨灰迁葬易县?张世义说:“我是经营陵园的,当然希望我的陵园知名度高,甚至让全世界都知道。如果把溥仪先生这件事安排好了,将来可能给我的陵园带来一些效益。”没想到我说完这些话后,李淑贤竟然痛快地答应下来。第二天,张世义陪同李淑贤来到易县,并告诉她,自己有意将陵园改叫“皇家陵园”,以突出专为溥仪建陵的“心意”。张世义回忆,李淑贤看了陵园的地形后,颇为满意。

网络配图

  1995年的1月26日,李淑贤最终将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在迁葬之日,李淑贤说出了如此痛快地答应迁葬的原因。李淑贤说:“在周小奇找我之前,我做了个梦,梦到一个朋友抱了条龙到我家来。朋友说他自己要出差,请我代为保管这条龙。谁知道那朋友一松手,龙就钻回水井里。第二天早上我醒来一看,那张八宝山的骨灰存放证竟然快到期了。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溥仪托梦给我,想要入土为安?谁知道两天后周小奇就来跟我谈迁葬的事。说我迷信也好,我就是觉得这事该现在办成。”

  所以,溥仪死后他的骨灰开始时放在八宝山人民公墓的,后来经过他遗孀的准许,迁葬到原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虽然和清西陵有一定的关系,但实质只是经营性的商业性公墓,不算是真正的皇家陵园。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