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外交策略合纵连横成功的关键人物究竟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2分类:历史

  合纵连横就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四处宣扬的一种外交和军师策略。苏秦曾经联合了齐、韩、赵、魏、楚等国相聚于赵国,发兵共同进攻西面的秦国。而公孙衍也于公元前318年促使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燕国等五国攻秦国。当时的人都传,张仪、公孙衍才是大丈夫啊,一怒之下,各路诸侯都是感到一阵畏惧,只要他们安居下来,天下才会平息下来。这里自然是很多夸张的成分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纵横家的实力之高,对当时战国时期各国的影响之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周到了战国中期时,各国都陆续称了王,这些称王的国家除了宋国和中山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实力是其他的小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些大国在实力上,相对于那些小国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早期都是大国吞并小国,但是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到大国了。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就不像和小国那样的小打小闹,动辄就会亡国的结果。所以合纵连横的策略由此应运而生。

  合纵连横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合纵,而是连横。合纵就是联合众多弱国,来抵御一个强大的能够吞并其他弱国的强国。而连横就是用来破解合纵的一个策略,依附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兼并其他的那些小国。在战国中期,都基本上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有时会出现早上还是同这个国家结盟,可到了晚上因为时局的变化,有立马同另一个国家结盟以对抗先前强大的国家。“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时期演化而来的。 

  合纵连横的故事

  在混乱的战国时期,原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于世,后来随着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的不断进行,战国中期成了齐国和秦国两国最为强大,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不过“七雄”中的其他五国也是不甘示弱的,一方面发展的本国的实力,令一方面同强大的齐国和秦国一时联合,一时相争,在这其中就是著名的纵横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国和楚国这样的强强联手,对于采取各个击破的秦国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所以秦国必须破坏齐国和楚国的合纵。于是秦国派张仪游说楚怀王,离间楚国和齐国的关系。因为张仪收买了贵族靳尚等人,所以在做楚怀王的工作时就轻松多了。张仪用六百里地,令楚怀王心动,成功让楚怀王做出了同齐国绝交的愚蠢决定。虽然期间有屈原等明理之人劝谏,但是楚怀王还是一意孤行。然而当楚怀王同齐国断绝关系后,就向秦国讨要土地,但是不见动静。楚怀王以为秦王认为他同齐国断绝的信念不强,又派人跑到齐国那里辱骂别人以示自己的决心,这些举动彻底得罪了齐国人。然而当楚怀王看到秦国还是不肯交出土地后,才醒悟上当了,气愤之余发兵讨伐秦国。

  不过彼时的秦国已经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力极为强盛,单单是楚国的军队秦国还是可以应付的。公元前312年,秦军在丹阳消灭了楚国八万人,并俘获将帅七十余人。同时占领了汉中广大地区,这使得秦国消除了楚国之前对秦国腹地的威胁。死心不改的楚怀王再次发兵攻打秦国,这下他得罪过的齐国也联合了秦国一起攻打楚国,不难想象,楚国又一次大败,就连首都也被联军攻占了。楚国自此被大挫,楚怀王还被秦国关押到死。 

  合纵连横关联人物

  合纵连横实际上就是几个大国拉拢其他的弱国,或者几个弱国结盟而进行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在这其中可以细分为一种是南北的弱国一起抱团对抗强大的齐国或者秦国这样的合纵,一种是东西的齐国或秦国联合一些弱国,兼并其他的弱国这样的连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初合纵和连横是各个国家看着时局随机采取的,早上可以是合纵,晚上也可以选择连横,合纵和连横是处在一个变化无常的境遇。这个时候的合纵可以是针对齐国的,也可以针对秦国。连横也可以是依附于秦国,又可以是联合齐国。不过到了后期,由于秦国实力强大起来,东面的六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所以合纵就成了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了,连横成了破坏六国合纵的策略。

  而以纵横之术游说七国的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公孙衍、苏秦和张仪三人。早期是公孙衍主张合纵,游说各国。公元前318年,公孙衍曾促使过魏国、赵国、韩国、燕国和楚国共同攻伐强大的秦国。虽然这一次的征讨秦国的战役失败了,但是其声势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也让秦国为之忌惮。后来的苏秦也曾在公元前287年成功联合五国,攻打秦国,并逼迫当时已经称帝的秦王退去帝王的称号,还归还了占领的部分土地,这一次是合纵的胜利。不过最大的胜利还是在连横张仪那里,张仪成功破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之势,被秦国乘机各个击破,成功兼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