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成语“外强中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5分类:历史

  如何解释成语外强中干”?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外强中干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释】: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有位大臣看到,连忙对晋惠公说: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出不听指挥,而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