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文化探索:鹬蚌相争的典故介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8分类:历史

  鹬蚌相争,拼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意思是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

  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