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6分类:历史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原典】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注释】

  ①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②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如。参前“借尸还魂”计注释④。击,撞击,打击。句意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按语】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

  【故事:安陵缠许诺陪葬楚共王】

  从前有个叫安陵缠的女子貌似天仙,体态婀娜,因而赢得楚共王的宠爱。

  大臣江乙拜见安陵缠,说道:“我听说,以钱财事人者,一旦钱财用尽,人们同他的交情就会疏远;以姿色悦人者,一旦人老色衰,她所得到的宠爱就会减退。今天你是一朵花儿,但花总要枯萎。你怎样才能让大王永远宠爱

  你而不嫌弃你呢?”

  安陵缠连忙施礼说:“我年少无知,望先生为我出主意。”

  江乙说:“人死不能复生,天下事没有比这更令人悲哀的了。如果你愿意为大王日后殉葬,大王一定会永远宠爱你。”

  安陵缠点头道:“敬听先生之言。”

  有一次,楚共王带领安陵缠出外打猎。围猎时施放的野火如天上的云霓,虎啸狼嗥,声若雷霆。突然,一只发了狂的犀牛向楚共王这边冲来,旁边的弓箭手开弓放箭,一箭就射死了犀牛。楚共王满意说:“此次行猎,甚娱我心,”突然,他的脸色转为阴沉,“人生如白驹过隙,我千秋万岁之后,情形将是怎样呢?”

  安陵缠见时机已到,便跪在楚共王面前,眼泪汩汩地说:“大王千秋万岁之后,臣妾愿与大王同葬。”

  楚共王闻听,深为感动。当即把一块领地封给安陵缠。在这里,安陵缠陪葬的许诺是“砖”,楚共王的宠爱和一块领地则是安陵缠招来的“玉”。所以说,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

  【故事:萧翼智赚《兰亭序》】

  玄奘去天竺取经回国后,唐太宗特造一座慈恩寺雁塔,想用王体字刻在塔上,于是命令各地州郡收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帖。不久,收集到1300余帖,只缺少王羲之的《兰亭序》。

  御史萧翼奏道:“《兰亭序》之真本原为王家的传家宝,现传至辨才和尚,藏于湖南永欣寺的方丈梁上,从来不肯示人。若陛下需要它,臣会想办法取来。”

  唐太宗大喜道:“卿能如此,朕不惜万金之赏,但千万不要强抢豪夺。”

  萧翼向唐太宗索取两三本“二王”的杂帖,作为引“玉”之“砖”。复改扮成一介书生,雇小船抵达湘潭永欣寺。他与辨才和尚由打招呼发展到促膝长谈,一天天地熟悉起来。萧翼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那辨才和尚也略通六艺,喜欢与文人交游。于是两人顿成莫逆之友,经常伴在一起饮酒论文,说东道西。

  一天,两人的话题扯到了书法,萧翼说:“先祖传下来几件‘二王’杂帖,不知是真是假,要请师父明鉴。”说完,向辨才展示随身带来的“二王”杂帖。辨才看了一会儿,说道:“确实是真的,但不是‘二王’的得意之作,贫僧倒有一件真品--王羲之的《兰亭序》。”

  萧翼见“鱼”已咬钩,故作惊讶他说:“此帖历尽沧桑二百余年,怕不是真品吧!”

  辨才说:“实不相瞒,这是先师智永临终前亲授给我的,哪能有假?你若不信,我明天给你看看!”

  翌日,萧翼又来了,辨才小心翼翼地从梁上取下一个铁匣,取出《兰亭序》给萧翼青。萧翼见到《兰亭序》的真品,心中暗喜,但却故意摇摇头说:

  “此帖瑕疵甚多,肯定不是真的!”

  经萧翼这么一说,辨才也对该帖的真假产生怀疑,便把萧翼的“二王”杂帖留下来,自己仔细对证。辨才放回《兰亭序》时,萧翼记下了藏放的位置。

  有一天,辨才出去办事。萧翼潜入寺中,对守房的弟子说:“老当家的忘带了净巾,叫我来取。”弟子认为萧翼是熟人,不虞其诈,乃让他进去。萧翼快手快脚地把梁上的《兰亭序》和“二王”杂帖取下,一齐带走,出寺门后,萧翼把东西交给手下人,快马加鞭地赶往长安。

  辨才回寺,见《兰亭序》被人盗走,顿时昏厥,良久始苏。萧翼回京缴旨,唐太宗龙颜大悦,提升萧翼做了员外郎。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