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人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人镜中”(王维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诗句)。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偏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
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26 14世纪:元朝灭亡后,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诞生
- 11-25 汉族在古代指的是什么人?汉族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 10-10 为了血统纯正的清朝从不娶汉族女孩,清朝皇帝为什么会有汉人妃嫔?
- 10-07 汉族早就存在 汉朝之后的民族为何以汉族自称
- 10-07 哪些民族才是中国真正的原始土著呢?汉族的祖先是从哪来的?
- 10-04 汉朝后的人民才称为汉族 这个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 09-26 五胡乱华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汉族最危险的时刻
- 09-25 游牧民族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游牧民族和汉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 09-24 汉族的起源是源于汉朝 汉朝之前的人又叫什么
- 09-18 清朝为什么会允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真相是什么
- 09-12 清朝颁布的剃发易服令 让汉人很难适应也很难接受
- 09-11 华夏民族: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