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彝族酒文化 昭觉彝族的酒文化有什么特点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昭觉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等必备礼物,同时配于丰盛的肉食,以此热情待客。用于每一场合的酒均各有专名。昭觉彝族传统在迎宾待客的场合上,如果没有好酒招待,认为主人是没有礼貌的,过去实在找不着酒的时候主客双方都会说:“无酒如隔山,无肉隔菜板”意思是说,亲朋好友相聚时,酒比肉更为重要。彝族俗语:“腊肉无味,加盐给客人吃;荞酒不香,加蜜给客人喝”。到过昭觉的人都能体会到,昭觉彝族是极其好客的。当客人一进门,主人就让客人坐在火塘旁上位,端出香喷喷的酒来,请你先喝几口后,主人家才与客人共饮。

彝族赞美酒席是这样说的“酒坛置放如红岩,敬酒穿梭如蜜蜂。”“花杯像鹊鸣,黑杯似鸦叫,白杯如蝶舞”。

在高规格待客仪式上,一般是杀牛、羊、猪、鸡与饮酒文化融为一体,其中有献“哲布”(群碗酒)仪式,此仪式为特殊礼节。主人家专派一名敬酒者,先将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水端放于上铺一块白布的漆器“哲体”(木盘)上,如主人是彝族曲涅系,敬酒者手捧“哲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上位贵宾面前,如主人是古候系则反时针方向旋转至上,贵宾享用“哲布”者接到“哲布”后,把“哲体”轻轻地放于地上享用。按照彝族享用“哲布”(群碗酒)的规矩,先选用“哲体”上的一碗水漱口后,将“哲体”上的“哲布”一一喝尽。如一人喝不完,则可传递给周围同伙客人喝,若一人能喝完就称海量、敬佩。

在此仪式上,主人及客人围观者众多,若不按传统规矩喝群碗酒者可耻,见者会讥笑贵宾的。贵宾按规矩喝“哲布”后,按理这种特意款待,客人要向主人家赠赐礼物的,赠赐的礼物(银锭或现金)应放于“哲体”的白布上传递给敬“哲布”者,主人家收下贵宾赠赐礼物结束。

昭觉彝族为了表示真挚之情,在没做好饭菜时就献上美酒,然后才大做酒菜。彝族的酒菜是十分讲究的,往往根据贵宾的情况准备不同的佳肴,一般客人杀鸡招待,并请长者看鸡舌,看看客人前程如何。比较重要的客人要打羊杀猪。最尊敬的客人来了,必须杀牛招待。无论杀何种牲畜、家禽,在宰杀之前,都把要宰杀的对象送到客人面前过目,表明“请客人们慢慢喝酒吧,好酒好菜还在后头呢!”至此,主人和客人互相倾诉客套之言,互相敬酒问候,自由散打起来。这里充满着主、客双方以酒表达真挚之情,有豪语状言的,也有轻言细语的,从中使你感受到昭觉彝族酒文化的魅力。

酒是昭觉彝族青年恋爱的媒介,彝族青年的婚姻是有着严格的传统习俗。在未成家之前,青年人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历史。如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场合上都有他们接触的机会。解放沟、四开、附城、俄尔等片区的青年们在过火把节时,姑娘要主动向自己意中人敬酒,以示爱慕之情,小伙子也要向姑娘回赠礼物。如果姑娘把一坛酒都敬送给意中人,小伙子也要厚礼相还;如果小伙子没有携带银锭或现金,就把身上戴的头帕、披毡、瓦拉等物品相赠,如此才显示男子汉的气魄,否则反之。昭觉彝族青年还有携酒入山谈恋爱的习惯,男吹竖笛、弹奏月琴,女弹口弦,喜歌嗜酒,以秀丽风光、动听的音乐表达各自情感。

昭觉彝族贵在酒,婚礼以酒联姻,社交以酒作桥梁,祭祀以酒请神、祭典,“德古”以酒解除纠纷,来宾以酒款待……,酒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民间有句格言:“一人值一马、一马值一坛酒”,认为世上没有天大之事,只要有酒,一切大小事情都可解决。同样的美酒,功用可不相同,昭觉彝族长者和毕摩在酒席的场合上,常常念酒谱敬酒的由来时,谈到酒的专用名称,如:“平民农牧酒,请人帮忙酒;家族内部酒,和睦团结酒;亲戚朋友酒,相互问候酒;纠纷调解酒,‘德古’长者酒;青年小伙酒,英勇善战酒;女儿姑娘酒,能工巧手酒。迎宾待客酒,吉祥如意酒……”

昭觉彝族传统饮酒方式是没有干杯饮酒的。在屋里饮酒围坐火塘边,饮着转转酒,有事说事,无事聊天。嗜酒者多饮,不会酒者少饮或不饮均可,但酒杯一定要传递下去。俗话说:“酒是品着喝,肉是赞着食;多饮一杯值黄金,多饮两杯值白银,多饮三杯不如狗。”主人向来没有强迫客人多饮酒的习俗。“饮酒饮名气,十坛无名,一坛有名;十杯无名,一杯有名。”“一坛酒、一杯酒都表达情意。一般是十斤五斤一坛酒,百斤千斤也是一坛酒。饮酒饮情意,不在乎多少。”可见昭觉彝族酒的礼俗丰富多彩、传统饮酒方式之雅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