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史书和演义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维为什么不愿归曹?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当年“不得已”降蜀,为何后来不回归魏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就体现出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其他几个地方用计都手到擒来,没想到在天水用计被一个小将姜维屡屡识破,这让诸葛亮眼前一亮,人才啊,我得弄过来。

  按说诸葛亮想捉姜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直接大兵压境,破了天水活捉姜维就是了。但是诸葛亮没这么做,这样强行捉来的姜维未必肯降,即使降了也未必真心。为了招揽姜维,诸葛亮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他先是派人假装攻打冀县,冀县有姜维的老母亲,姜维听说后就乱了阵脚,向天水太守马遵请求带兵援救,这样就把姜维调离了天水。然后诸葛亮又下了一个大本钱,把活捉的魏军统帅夏侯楙给放了,条件是让他招降姜维,并且派人假扮冀县百姓散布谣言说姜维已经降蜀。等夏侯楙逃进了天水,诸葛亮再派一个假姜维攻打天水,让夏侯楙和马遵对姜维产生误会。

  一系列操作完成后,诸葛亮再派兵全力攻打冀县。姜维不敌,退回天水被拒之门外。可以说走到这一步,魏国高层的做法让姜维彻底寒了心。随后他被蜀军包围,已经走投无路,这时候诸葛亮劝降,姜维想活命只有投降一途。

  而且诸葛亮这一系列的骚操作让以谋略见长的姜维也是心服口服,尤其是诸葛亮肯用夏侯楙换他归降,更加让姜维觉得诸葛亮对他的重视。

  而诸葛亮也承诺让他做衣钵传人,更是坚定了姜维投降的决心。

  为了报答诸葛亮的信任,姜维献计帮助诸葛亮取得了天水,这是在向诸葛亮纳投名状。有了这个投名状实际上也是姜维自己彻底的断了归路。

  后来马谡丢失街亭,蜀军撤退的时候,诸葛亮不忘提前安排姜维的母亲撤回汉中,这让姜维更加的死心塌地。同时也彻底断了姜维归魏的念想。(如果姜维归魏国,母亲还要不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蜀国非常的缺人才。姜维在魏国只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曹丕接班之后,慢慢向士族大家妥协,寒门弟子晋升的机会少了,重要职位都是士族大家占据。姜维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非常的难,很可能他这个天水中郎将的职位就是头了。

  到了蜀国就不一样了,他先是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后来又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平壤侯。最后还当上了蜀国的大将军。而且蜀汉打的是汉朝的大旗,大义不亏,所以没必要在魏国这一颗树上吊着。

  以上是演义的内容,史书和演义有不小的出入。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这一段是三国志姜维传中的内容,什么意思呢?就是诸葛亮出祁山,天水太守马遵正带着姜维和梁续、尹赏巡查,听到诸葛亮大军压境,不少县都投降了。马遵担心姜维等人和那些投降县的人一样,于是就撇下他们连夜跑到了上邽城。姜维等人也紧随其后,马遵就更加怀疑姜维等人(这么着急追上来是不是想抓我啊?)姜维等人见上邽城不接纳,就跑去了冀城。冀城可能是得到了马遵的传信不肯放他们进来,姜维等人走投无路,只得投降了诸葛亮。

  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脩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

  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卻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这段是《魏略》的内容,情况和《三国志》有些出入。出入在哪呢?就是姜维和郡官子脩跑到冀城,冀城的人推荐他们两个出面投降诸葛亮。两人没办法,只能代表冀城投降了诸葛亮。后来蜀军败退,冀城有被魏国夺回,姜维等人的家眷也被魏军俘获。魏国方面的意思是姜维等人投降不是本意,就没有连累他们家人。

  两本史书的记载虽然不通,一个是被本国抛弃而投降,一个是被挟裹投降。但都是主观行动上的投降。就像当年蜀国黄权一样,降了就是降了,新主家对你也不错,再想着回去,人品就会被世人所不齿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