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四个儿子,但为什么说刘禅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明知刘禅资质平庸,为何仍要选其即位,而不选其他三个儿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因之一:受传统“宗法制”影响,刘禅继承顺位占优
按照史料记载,刘备有名有姓的儿子共有四人,其中长子刘封乃是义子,次子刘禅和弟弟刘永、刘理则皆为庶子。自周朝以来,上到国君,下旨黎民,传承顺位始终受“宗法制”影响较大,而“宗法制”的核心便是“立嫡立长”,因而刘禅即位可谓名正言顺。
虽然东汉末年距离周朝已经相当久远,但“宗法制”在传承顺位上的影响,仍然极为深远,虽说中间有秦始皇立幼子胡亥之举,但那毕竟是个反面教材。因此,在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下,刘封虽然年长,但身为义子的他根本没有继承资格。
再说刘备其他三个儿子,刘禅乃是刘备长子,但其生母甘夫人生前只是替刘备执掌家事,并无正室之名分,因此刘禅也只是庶长子。至于刘永和刘理,史料只记载两人乃是异母,但却并未记载生母是何人,因而几乎可以断定并非吴皇后所生,否则如果两人之中有任何一人为嫡子,刘禅都得靠边站。此外,《刘氏家谱》虽称刘永为吴皇后所生,但恐怕并不足信,毕竟刘备娶吴皇后有拉拢东州派的意思在,如果刘永为嫡子而未被立为继承人,东州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
如上,在刘封乃是义子,而刘禅、刘永、刘理皆为庶子的情况下,按照“宗法制”的传承原则,刘禅在这场继承人之争中,已经领先了远远不止一个身位。至于刘封,仅此一条,便彻底丧失了即位的可能。
原因之二:彼时蜀汉形势危急,刘永、刘理年龄太小
刘备作为东汉末年乱世之中,起步最晚和起步最低的一路诸侯,其虽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头,但起家之路走的实在艰难,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南四郡”的刘备才算有了一处根基之地。此后,蜀汉势力虽然发展迅速,但根基实在不稳,我们不妨来看看关于刘禅继位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1、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后,随即自立为汉中王,紧接着便将刘禅立为了王太子。这一年,刘禅12岁。
夺取汉中之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然而此时蜀汉形势却并不乐观。于外,孙刘联盟虽然得以维持,但围绕荆州归属问题,双方却是明争暗斗不止,建安二十年(215年),若不是曹操突然出兵汉中,刘备和孙权之间便已经爆发了战争,虽然刘备为避免腹背受敌而与孙权议和,但经过“湘水划界”后,刘备占据的荆州便只剩下了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三郡之地,而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则落入了孙权之手。
于内,夺取益州之后,蜀汉内部的派系斗争也极为明显,彼时刘备麾下文臣武将主要分为四个派系:一是以张飞、关羽、赵云、简雍为主的刘备嫡系;二是以诸葛亮为首,以马良、马谡、黄忠、魏延、杨仪、费袆等荆襄人士为主的荆州派;三是以谯周、周舒、杜琼、张翼、张嶷、马忠等益州本土士族为主的益州派;四是以法正、李严为首,以许靖、黄权、刘巴、孟达、董和、董允等为主的东州派。而刘备此时采取的措施,便是重用嫡系和荆州派,拉拢东州派,限制益州派,刘备娶寡居的吴氏为正室,正是为了拉拢东州派。
2、章武元年(221年),曹丕篡汉建魏之后,东汉彻底灭亡,刘备则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刘禅得以进位皇太子。这一年,刘禅14岁。
此时的形势对于蜀汉来说更为不利,尤其是在对外形势方面。就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不久,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驻守荆州的关羽在刘备刚刚取得“汉中之战”惨胜后不久,发动“襄樊之战”,结果于同年十二月,因东吴方面偷袭后方,最终兵败身死,而刘备仅有的荆州三郡,也就此落入东吴手中。
此时,占据荆州六郡之地的东吴(南阳郡在曹操手中),已经从东面彻底锁死了刘备东出的路线,而北面曹魏又在关中布以重兵,从北面限制了刘备向北发展的路线。此时的蜀汉,等于被双方锁死在了益州、汉中之地,想要向外发展极为困难。
如上所述,刘备不仅起家较晚,且生孩子也比较晚,当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去世之时,虽然自己已经是62岁的高龄,但其长子刘禅却仅仅16岁。至于刘永、刘理,史料虽未记载出生时间,但大概率生于刘备夺取益州之后的他们,此时更是只有八、九岁。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刘备又岂敢将未来托付在两个小孩子身上。
原因之三:刘禅或非开拓之主,但勉强算守成之君
虽说蜀汉最终在刘禅手中亡国,而一句“乐不思蜀”更是将其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从章武三年(223年)即位,再到炎兴元年(263年)亡国,刘禅在位长达41年,乃是三国时期所有君主之中在位最长的。尤其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仍然得以延续三十年,不能说没有刘禅的一丝功劳。他或许并不算是开拓之主,但勉强也算是个守成之君。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权十一年,刘禅便老老实实的听话了十一年,在此期间刘禅并未因诸葛亮大权在握,而与其生出任何嫌隙。虽说诸葛亮忠心耿耿,毫无野心,但作为一个君王来说,刘禅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殊为不易。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仍然得以延续三十年,虽说其中有曹魏和东吴两国内部政权动荡,无力征讨蜀国的原因在,但刘禅的功劳同样不可抹杀。一方面,魏延被杀,杨仪被废之后,刘禅不再设立丞相,而以费袆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使得朝中割据趋于平衡,不再一家独大。虽说蒋琬等人死后,大权独揽的刘禅宠信了黄皓之流,最终又导致了朝政混乱,但相较于曹魏和东吴的混乱局面,刘禅的表现已经相当出色。
另一方面,刘禅也算善待臣民,即使面对进谏不能接受,但也可以做到容忍,即使姜维北伐毫无所获,刘禅也并未轻易废其兵权,与东吴的几位君主尤其是孙皓比起来,刘禅算是比较有容人之心了。而对待百姓方面,他是懂得休养生息的,在乱世当中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南北朝时期,蜀中百姓甚至还为刘禅建立了专祠,与武侯祠一东一西位列昭烈庙两侧,由此可见刘禅的统治是深得蜀中百姓拥戴的。
至于蜀汉的亡国,与其说是刘禅的责任,不如说是大势不可逆。“夷陵之战”后,蜀汉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如果想要扭转乾坤,在坚持联吴抗魏的大方针下,还必须北伐取得成效,否则只会与曹魏和东吴两国的差距越拉越大。然而历经诸葛亮、姜维两代,蜀汉的北伐始终未能有所斩获,实际上从此之后,蜀汉便已经开始了慢性死亡。
如上,在那种外有强敌环伺、拓展无望,内部人才凋零、国力疲弱的情况下,刘禅能够做到内部稳定,不至于国内生乱,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实属不易。至于被曹魏所灭,责任并不全在于刘禅,有一定大势所趋的因素,难道传位给刘永、刘理,便会做的比刘禅更好吗?谁也无法保证。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有四个儿子,但无论从“宗法制”的影响,还是从幼主难立的角度来讲,刘禅都已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即使是治国理政的能力,刘禅也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般无能,历史上开拓之主本就较少,以一个守成之君的角度来看,刘禅未必便是不合格的。至于刘永和刘理,或许会比刘禅更好,或许不会,谁也无法预料。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