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谯周是蜀汉创建的功臣,为何说成也谯周,败也谯周?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8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邓艾入蜀,谯周为何力劝刘禅不战而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对于谯周的认识,大部分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因为蜀汉成也谯周,败也谯周!

  在三国演义中,当刘备打进益州,兵临成都城下后,刘璋的手下原本还想抵抗,因为成都城中还有大量的士兵,且粮草充足、民心可用。结果谯周直接站出来,说刘璋气数已尽,他夜观天象,发现刘备有帝王之相,刘璋应该投降刘备。就这样,刘璋乖乖地投降了。于是谯周便成为了蜀汉创建的一大功臣,这便是所谓的成也谯周!那么败也谯周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谯周这个人比较能活,刘备、诸葛亮这些人都死了,连刘禅都老了,这个谯周还活着。邓艾从阴平小道打进蜀汉后,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挡,结果不敌,最终战败而亡。当时的蜀汉朝堂,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准备逃跑,因为魏蜀两国乃是世仇,大家在一起打了几十年了,仇怨颇大,一旦投降,后果不堪设想。就在大家都在商议往南中逃还是往东吴逃时,谯周又站出来了,力劝刘禅投降,并将其他臣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于是最终刘禅投降了,蜀汉灭亡了。这便是所谓的败也谯周!

  从蜀汉的兴盛到蜀汉的灭亡,其实我们明眼人可以发现,谯周在其中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两次劝降,直接改变了天下的走势!于是许多人便认为谯周这人,就是个软骨头,是个投降派,刘备来了,他就劝刘璋投降刘备,邓艾来了,他就劝刘禅投降邓艾,仿佛这个人从来都没想过抵抗!事实上,这就是典型的把谯周想简单了,或者说这是三国演义在误导大家的想法。正史中的谯周,只劝降过一次,那便是蜀汉灭亡的那一次,而他之所以劝降刘禅,并不是因为他骨头软,这背后隐藏着极大的深意!

  正史中,谯周出生于著名的书香世家,在蜀汉的名声非常好,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禅,对于谯周都非常看好。而谯周这个人呢,做事情也非常干练,人品也非常不错,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软骨头、投降派,这一点,从他劝谏刘禅尊奉先帝刘备遗德,减少乐宫、后宫的建造便可以看出。而且谯周这个人,对于诸葛亮是非常敬佩的,当年诸葛亮去世,大臣都没去奔丧,就只有谯周一个人去了,一个如此敬重诸葛亮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大家想象中的投降派!

  那么既然谯周的人品还过得去,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他为何在蜀汉的紧要关头,会劝谏刘禅投降呢?事实上,谯周的这种思想,早在蜀汉灭亡前的好几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他的这种思想、理论早就汇集成了一篇文章,传扬天下了。这便是著名的仇国论!

  仇国论非常经典,因为他直接把投降的思想公开化了,而且你根本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去反驳它,可以说,这种思想非常可怕,它几乎将蜀汉全体国民都洗脑了,所以才会出现邓艾如此轻松就灭亡蜀汉的场景!这是心理战的鼻祖!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这篇仇国论!

  仇国论开篇,向我们描述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因余国,一个是肇建国,两国为世仇,因余国比较小,实际上代表的就是蜀汉,而肇建国比较大,实际上代表的就是曹魏。一天,因余国的高贤者(代表的是谯周,这家伙自恋,认为自己德高望重,是个大贤人)问伏愚子(代指蜀汉百姓),小国应该如何和大国相处?伏愚子回答说,应该效仿周文王和勾践,要与民休养生息,这样民心才可以安定,最终才能取得胜利。

  高贤者又接着问:“楚汉相争时,刘邦和项羽约定以鸿沟作为边界,双方互不侵犯。结果张良认为,一旦百姓安定下来,就不会再想打仗了,并以此说服刘邦,再次出兵偷袭项羽,并最终将项羽击败。刘邦取天下的方法和休养生息完全相反,他不也一样成功了吗?现在肇建国内部有动乱,我们趁机进攻肇建国,不就可以效仿当年的刘邦,击败肇建国吗?”.

  这一段话的暗中意思,其实就是指的姜维北伐!当时魏国内部斗争不断,姜维屡次率军北伐,攻打魏国,于是谯周借机向百姓和众位朝臣询问,这样打下去,是不是就一定能打败魏国?

  接下来,谯周又以伏愚子的口吻回答了这个问题!

  伏愚子回答说:“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是因为当时身处秦朝末年,天下动荡,老百姓都不知所措了。如果在和平年代,比如商朝与西周的时候,王纲坚固,老百姓都习惯了当时的统治,那么刘邦就根本不可能夺取天下!现在我们因余国和肇建国都建立很长时间了,百姓都安居乐业了,不再是秦朝末年的那种动荡岁月,所以我们只能采用周文王的那种无为而治的方法,不能够像刘邦那样南征北战,否则百姓疲敝,国家就会崩溃!与其总是向外胡乱射箭,不能命中目标,浪费箭枝,不如谨慎一点,至少可以节约资源。”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暗示姜维北伐劳民伤财,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谯周认为,当时的蜀汉,应该与民生息,不要总是去北伐,北伐又没有取得多大的功劳,这不是劳民伤财吗?既然打不赢曹魏,那还不如大家关起门来过小日子,这岂不是更好?

  通篇《仇国论》,谯周传达出来的意思就是,蜀汉是打不赢曹魏的,姜维没必要逆天行事,蜀汉本来就国弱,大家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别去惹事端不好吗?表面上看,谯周说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蜀汉上下有许多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就连蜀汉的元老大将廖化,也是支持谯周的,站出来坚定的反对姜维的北伐!可见这仇国论的文章是多么的具有煽动性。然而蜀汉的很多人,都是不具备战略眼光的,他们只知道蜀汉国小,曹魏国大,硬刚是打不赢魏国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旦军事方面懈怠下来,蜀汉百姓忘记战争,安享生活,那么魏军打进来的时机就到了!

  蜀汉国力弱小是个公认的事实,要比发展,他肯定是比不过魏国的,所以如果两国不交战,都稳定地发展,那么魏国的国力增长势必更快,蜀汉会灭亡得更早!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蜀汉灭,蜀汉的百姓必定遭殃,当年的钟会之乱,关羽一族被斩尽杀绝就是例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及他的继任者,基本都贯彻了北伐的方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心气给提起来,不能让大家当沙漠中的鸵鸟。而谯周的这篇《仇国论》一出,彻底地瓦解了许多的人的抵抗之心!

  邓艾大军从阴平小道走出来,历经千辛万苦,早已没有多少战斗力了,结果江油守将马邈直接望风而降,为何?不就是因为蜀汉的人心已经被谯周瓦解了吗?都知道打不赢魏国,那还打什么?

  刘备进攻益州时,在雒县被阻挡了好几年,可见此地防御多么强,可邓艾一来,轻而易举地打穿了蜀中,除了诸葛瞻,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为何?不就是因为蜀汉的人心已乱了吗?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朝堂根本没有人想要抵抗,大家讨论的都是往哪里逃,为何?不就是因为人心不在了吗?

  谯周的这篇《仇国论》一出,彻底地瓦解了蜀汉众人的抵抗之心!真的是太让人震撼了,这简直就是心理战的鼻祖!前文我们说过,谯周并非软骨头,并非投降派,那么他为何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呢?

  事实上,谯周写仇国论和劝告刘禅投降的目的,是一样的,那便是为益州本土势力争取利益!当年刘璋统治益州,打压益州势力,所以益州本土势力欢迎刘备。结果刘备来了之后,并没有给益州势力更高的地位,蜀汉高层全都是荆州派,于是益州本土势力不服气了,凭什么你们荆州派跑到益州这块地方来欺压益州派,这不是看不起人吗?好在当时诸葛亮的政治手段比较高,大家都对他比较服气,所以益州派暂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诸葛亮一死,这些益州派的想法便多起来了。

  既然荆州派把持了朝堂,益州本土势力受到打压,那么益州本土势力就不去朝堂玩了,而是安安心心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益州本土势力便不再支持北伐了,开始藏匿人口,兼并土地了,玩得不亦乐乎。而蒋琬费祎也知道益州派的想法,没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姜维上位以后,情况不同了,因为姜维要大举北伐!北伐是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于是益州派不乐意的,不愿意浪费钱财给姜维,于是蜀汉内部的反战情绪起来了,益州派的代表人物谯周便写了仇国论,大肆宣传不要打仗,最终搞得姜维不敢再北伐了,被迫远避沓中。

  姜维不北伐了,益州派又可以开开心心的享受生活了,可没过多久,曹魏来了。益州派一想,曹魏来了其实也没啥坏处,顶多就是把刘禅家族给换下去,说不定益州派还能有掌权的机会,这对益州派来说,是有好处的啊!于是邓艾打进蜀中,基本没啥像样的抵抗,而且谯周还劝服了众人,直接投降,别跑,就等着邓艾前来。说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益州派在为自己争取利益而已,什么汉室,什么刘家,都去一边待着!而谯周,就是益州派的喉舌,益州派推选出来的话事人!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