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真的是靠那三千死士,才取得政变的成功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4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师“三千死士”之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看历史记载,当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身边有着三千死士。这三千死士是司马师豢养的,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资本。可是我们对此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司马懿真的靠那三千死士,就能够和掌握天下兵权的大将军曹爽相抗,并取得政变的成功吗?
一、三千死士的真面目。
过于这“三千死士”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多个历史记载中都提到了这件事。《晋书》中记载,“(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其他所有的记载也和这个记载差不多。都说这三千死士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豢养的。这些死士平日里散在民间,只是在政变的那天才集中起来,跟随司马懿进行了政变。这些死士平日里隐藏得很好,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我们看到这则记载,都会对司马师感到钦佩。能够做到豢养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还能够在政变当天就按时集合起来,有条不紊地投入战斗,这是需要何等的组织能力才能做到的。况且司马懿当时的家族势力衰弱,被曹爽等人忌惮监视,要保有这样规模的死士队伍,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我们仔细一想,这根本是在当时做不到的事,这个记载完全是不真实的。之所以要这样记载这三千死士,只不过是不想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想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去向。这是司马氏家族刻意安排的,因此历史记载也只能含糊其辞,故作玄虚了。
我们刻意想象一下,这三千死士的组织结构,完全是一种秘密军队的结构。他们要暗中进行军事训练,并且要有明确的指挥系统。这样,在政变的时候,他们才能令行禁止,迅速投入战斗。那么这么多人,又要求按时按点的行动,是不可能过于分散的。他们必须尽量集中在一起,并且能够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不被其他人怀疑。
这些人安排在司马懿的庄园、领地是不可能的。曹爽一伙就算是再志大才疏,也不会放松对司马懿家族的监视。如果在司马懿家族的私人领地发现大规模的武装,司马氏将随之灭亡。因此,这三千死士就只有一个藏身之所,那就是京师的军队之中。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是司马师豢养的原因。司马师当时担任的是中护军的职务,这是司马懿在退隐时刻意安排的。中护军的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它掌握着京师军队中军官的选举任用的大权。司马师就是依靠这种权力,将司马氏的影响渗透进了曹魏京师的军队。那些所谓的死士,不过是京城军队中的将士罢了。
这就是司马师豢养的死士的真正面目,也是这些死士没有被曹爽一伙发现的原因。当政变的时候,这些原本就是军人的死士,自然可以迅速组织起来,投入战斗。在政变结束后,这些死士也自然回到他们过去的岗位,不为人所知。司马师在军队中要借重这些秘密力量,也不会把他们公之于众。这也是历史无法记载他们的由来与归宿的原因。
二、三千死士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这三千死士的真面目,就会知道为什么司马懿能够依靠他们政变成功了。在政变前夜,司马懿和司马师才把早就谋划好的政变计划告诉司马昭。结果当天晚上,司马师照常睡觉,而司马昭却无法入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师胜券在握的信心,他的信心就来自这三千死士。
不过,司马师的信心并不是来自这些死士的战斗力。我们从政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死士的战斗力实在低下。他们保护司马懿前往武库的时候,路过曹爽的府前。这三千死士保护着司马懿,竟然被曹爽府中的守门将以数十弓弩手阻拦。连续数次,司马懿一行都无法突破阻拦,直到守门将士不再射箭才得以通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千死士的战斗力堪忧。那么司马师到底要依仗他们什么呢?其实,这三千死士主要有两个作用。正是这两个作用,才保证了司马懿政变的成功。
第一个作用,就是在政变开始的时候,保证司马懿父子的安全。曹爽兄弟之所以敢于全部出城,保护少帝去高平陵拜谒,主要原因是对司马懿的行动感到放心。有人以为,当年司马懿装病骗过了曹爽,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完全是一种错觉。
曹爽和他的部下并不是都是笨伯。即便是司马懿诈病,让曹爽一伙认为自己病入膏肓,也不会躲过曹爽一伙的监视。只要司马懿府中有大的举动,一定会被曹爽的耳目知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懿和司马师在政变的最后时刻,才将消息告诉司马昭。由此可知,司马懿为了不引起曹爽的注意,他的府中武装力量是薄弱的。
那么,仅仅靠着司马懿府中的这点武装,司马懿要发动政变,估计一出门就会被曹爽安排的监视兵力给抓获。按照曹操当年对何进的话来说,就是这仅仅是几个狱卒就能够做到的事。因此,为了保证司马懿父子的安全,就必须需要一支较大的武装。这就是这三千死士在政变之初的作用。
由于有了这三千死士的保护,使得司马懿能够迅速实施自己的计划。他迅速封闭城门,进入皇宫,释放郭太后。在得到太后的旨意后,他拥有了大义的名分,得以动用洛阳的京师武力来对抗曹爽。
第二个作用,就是瓦解曹爽在京师武装中的势力,夺取这支重要武装的指挥权。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整个京师武装都没有反应。有人说,这是因为曹爽疏忽大意,把他担任指挥的兄弟都带走,使得营中群龙无首造成的。
其实,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作为军人出身的曹爽兄弟,对军权的重视不会比其他人差。在曹睿去世前,专门封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就是郑重其事地把军权交给了曹爽,曹爽怎么可能把军权当作儿戏。
即便是曹爽兄弟都陪同少帝外出,他们也会在军中留下代言人,来替他们指挥军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代言人几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这是因为这三千死士是京师禁军的骨干,他们擅离职守,使得整个禁军失去了指挥。就算是曹爽的同伙想要动用禁军来响应曹爽,都是办不到的事了。
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马上派司徒高柔去夺取了曹爽军营的指挥权,派太仆王观去夺取了曹羲军营的指挥权。在这三千死士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占据了曹爽兄弟的军营,并夺取了京城禁军这支全国最精锐强大军队的指挥权。正是此举的成功,奠定了司马懿政变胜利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三千死士的作用居功至伟。
三、曹爽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很多记载中,都对曹爽的失败大加诟病。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挟持少帝前往许都,打开武库武装军队,并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天下事还未可知。其实,在司马懿控制了京城禁军之后,曹爽一伙已经败局已定了。
当时曹爽一伙的狼狈相,已经让人感到可怜。他们陪同少帝去高平陵拜谒,本身就不会率领太多的兵马,而且也不会携带整齐的装备。在得知司马懿政变的消息后,曹爽才赶快征发附近屯田的兵士数千人来自卫。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兵士与禁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差得如同天壤之别。
如果曹爽按照桓范的建议,挟持少帝去许都,那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司马懿控制了天下最精锐强大的禁军,曹魏国内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如果动用武力,曹爽一伙根本不堪一击。以司马懿的作战风格,估计曹爽等人来到许都,还没有来得及下一步行动,就会遭到司马懿的围攻而失败。
至于说那些地方上的军队,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如何,是否能够及时赶到,能否远水解得了近渴。他们是否接受曹爽的号令就是一个未知数。由于曹爽兄弟倒行逆施,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司马懿又摆出一副为曹魏拨乱反正的嘴脸,自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桓范的建议看似有些道理,其实是根本无法行得通的。
因此,曹爽兄弟经过考虑后,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的这条路。他们知道武力抵抗是一条死路,幻想一旦投降,司马懿能够留下自己的性命。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懿拥有了京城禁军的指挥权,而这与那三千死士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结语:
史书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师征召了他长期豢养的三千死士来参加政变。而这三千死士平日里散在人间,政变时不知道从何而来。其实这只是司马氏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些人的来历罢了。其实这些人是作为中护军的司马师在禁军中培植的力量,他们都是禁军的骨干,大部分都是中下级军官。
正是有了这些死士的参加,使得司马懿在政变开始时得到了他们的保护,得以发动政变。而正是他们擅离职守,使得京师禁军失去了指挥,曹爽兄弟留下的代言人无法动员禁军阻止政变。更是由于他们的帮助,使得司马懿能够派人迅速接管曹爽兄弟的军营,掌握了曹魏最精锐强大军队的指挥权。
当政变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曹爽兄弟的失败已经无可避免了。他们即便是按照桓范的建议行事,征召天下勤王之师。他们无论是在道义上、作战指挥上、军队的数量质量上,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如果双方交战,曹爽一伙必败无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曹爽兄弟才选择了投降,企图以此换取自己一条生路。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