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蜀汉末年,为何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5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刘备时人才济济,到蜀汉末年人才匮乏,这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因为人才决定了国势的兴衰,所以各国都很重视人才的招揽。比如刘备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夏侯渊,取得大胜。曹操得知是法正为他出谋划策后,就感叹说自己把天下的人才招揽一空,却为何漏掉了法正。可是到了蜀汉末年,蜀中的人才匮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蜀汉人才储备的先天不足。
刘备这个人出身平民阶层,历史上说他有高祖之风,实际上间接指出了他的缺陷。当年汉高祖刘邦虽然也出身平民,但是他注意招揽人才,在他起兵之前,就收罗了萧何、曹参、樊哙这些人。这些人成为刘备起家的班底,随同他开创共同的事业。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人,刘邦是不足以取得天下的。在他起兵之后,有了张良、韩信这些出色的谋臣武将,刘邦的事业才走上正轨。刘邦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就指出,萧何、张良和韩信各有所长,都是人杰,他们为自己所用,自己才最终取得了天下。
刘备起兵前后,与刘邦也大体相似。他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处事能力,拉起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中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良将,也有乌丸杂胡骑这样的精锐,可是他与刘邦相比,恰恰缺少了治国理政和运筹帷幄的人才。这在长期时间里,成为困扰刘备的难题。
曹操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建立起自己的军政班底的时候,刘备还在为访寻人才而奔波。他后来对他人诉苦说,自己为了寻访人才,走遍了各个地方,都无法如愿。直到他来到荆州,这个问题才逐渐得以解决。
那些不满现状,也不想投靠曹操的荆州人才,慢慢汇集到曹操的麾下,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他的事业才得以飞速发展。但是,这个起步的时间与曹操、孙权相比,已经相差很远了。当时大批的人才已经被曹操、东吴所招揽,刘备在这个方面已经是先天不足。在刘备得到荆州五郡后,庞统向刘备指出荆州“人物殚尽”并非是过甚之词。
二、战争中的大批损失。
蜀汉的人才招揽本身就要迟缓于曹操和孙权,人才数量先天要少于曹操和孙权。可是即便是这样,蜀汉还在战争中接连遭受惨败,损失了大批的人才。在这些惨败中,以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最为严重。
刘备在入川的时候,给荆州配备了很强的军政人员。但是在益州之战末期,为了加强益州的力量,刘备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调入益州。在夺取益州后,这些人也留在了益州,从而无形中削弱了荆州的力量。
留在荆州的人员虽然有关羽这样的名将坐镇,可是其他的人大多是二流水平。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也趁机发动了荆州之战。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公安、江陵,两地的守将傅士仁、糜芳都不战而降。
至于说其他的荆州留守人员,也大多投降了东吴,这中间还包括那个痛哭流涕的潘濬。这种情况在孟达写给刘备的辞行奏章中也提到过,他说“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荆州的军政人员中,只有廖化一人诈死逃回了刘备麾下。
在失去了荆州的军政人员和北伐的主力,刘备又使用益州的北伐主力发动了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失败得更惨。史书中记载,“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这一战的惨败,使得刘备的军事实力损失极大,包括刘备选拔的新一代将领丧失殆尽。
在行政人员上,刘备的损失不亚于军事人员。他为了在夺取荆州后,尽快恢复荆州的统治,专门选拔了一批行政人员,准备接管荆州。刘备为了保证这些人员的安全,特意把他们安置在危险最小的黄权军中。谁知道由于夷陵之战的惨败,黄权所部被切断后路,只得率领全军投降了曹魏。
曹丕因为这批人员的投降而欣喜若狂,他因此进行了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封赏。史书记载,“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麾、牙门、鼓车。”在这三百一十八人中,曹丕封黄权、史郃等四十三人为列侯,为将军郎将者百余人。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刘备的损失之众。
由于战争的惨败,使得刘备多年储备的军政人员损失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再加上刘备苦心经营的两支北伐的主力毁于一旦,让蜀汉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虽然经过诸葛亮的努力稳定了形势,但是蜀汉人才储备的恢复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解决的。
三、蜀汉对人才提拔使用的误区。
蜀汉本身人才数量少,储备底子薄,可是由于诸葛亮对人才的选拔使用方式有误,更加剧了蜀汉人才凋零的情况。在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后,他虽然能够团结蜀汉君臣,稳定局势,发展经济生产,可是却没有能够改变人才选拔使用的局面。
首先,诸葛亮识人上有一定的偏差。刘备是以善于识人著称的,他的很多手下都是刘备从普通人中选拔出来的。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黄忠等人,这些人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虽然也选拔任用了一些人才,可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平庸之辈,远不能与刘备选拔的人才相比。
比如在对马谡的看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的高明之处。刘备知道诸葛亮十分看重马谡,在临终前就专门提醒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诸葛亮却不以为然,结果在街亭之战中因为错用马谡而遭到惨败。
其次,诸葛亮对于人才过于求全责备。蜀汉并非没有人才,在夷陵之战后,刘备遇到马忠,他很欣赏马忠的才能。刘备说虽然失去了黄权,但是却得到了马忠,可见天下的人才是无穷尽的。可是在诸葛亮时期,他很少选拔人才,相反经过诸葛亮的手,遭到罢免流放甚至处死的人才却不少。
由于诸葛亮被处死的人有刘封、彭羕、黄元等人,被诸葛亮罢免流放的人员中,比较有名气的人有廖立、李严等人。这些人并不是想要背叛蜀汉,只是因为与诸葛亮发生了矛盾,或者是因为诸葛亮对他们的看法不佳,就被剥夺官职,甚至处死。
这种对人才的处理方式,让蜀汉的人才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后人在评价诸葛亮诛杀马谡的时候,就说蜀汉原本人才稀少,诸葛亮还诛杀有用之人,难怪蜀汉那么早就灭亡了。如果诸葛亮不是那么求全责备,能够网开一面,对这些人才合理进行使用,这些悲剧是有可能避免的。
第三,蜀汉的政坛风气不正,内部的倾轧严重。我们看蜀汉的历史,就发现蜀汉政坛流行打小报告的风气,很多人都是因此落马的。彭羕因为受到了委屈,去向马超诉苦,结果他酒后的狂言让马超害怕。于是马超向刘备举报,使得彭羕遭到了杀身之祸。
廖立的落马也是遭到了李郃、蒋琬的举报,至于说李严也是有人向诸葛亮说他腹有鳞甲,遭到了诸葛亮的另眼看待。魏延、杨仪的死则是因为费祎打的小报告。我们从这里看到,蜀汉的政坛风气不正,是蜀汉人才凋零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
蜀汉在刘备时期曾经人才济济,但是到了蜀汉末期,则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状。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客观原因是蜀汉人才储备起步晚,先天不足。再加上战争的惨败,使得原有的人才遭到极大的损失。
主观原因是在诸葛亮接管蜀汉后,在识人方面有着差距,不能大规模的选拔任用人才。同时,诸葛亮对人才的使用过于求全责备,人才只要有错误,就贬斥不用,浪费了大量资源。再加上蜀汉政坛风气不正,打小报告盛行,人才相互的倾轧让蜀汉人才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唐中宗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他为何拜上官婉儿为昭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为后来者引领了怎样的文风?
- 11-30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 11-30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是什么关系?为何后世会有两人的传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