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汉中之战时既然曹操还有余力,为什么要主动放弃汉中?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在双方胜负未分之际,为何放弃汉中主动撤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从汉中撤军,持续近两年的汉中之战落下帷幕。在此之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事业达到了顶峰。不过曹操的撤军是主动放弃汉中,在撤军途中并没有遭到刘备军队的袭扰,甚至从容地撤走了当地数以万计的百姓,只给刘备留下了赤地千里。那么,既然曹操还有余力,为什么要主动放弃汉中呢?

  一、序战的失利使得曹操的形势不利。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亲自率领曹军主力,从长安出斜谷道,进入汉中。对于曹操的亲自来援,向来对曹操十分忌惮的刘备却豪情焕发。刘备对手下说,曹操这次虽然亲自领兵前来,也会无所作为,我终究要占领汉中。刘备这样说话,是因为在此前的战争中,蜀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形势上占据了上风。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法正就劝说刘备进军汉中。他说曹操打败张鲁,夺取汉中后,赶紧北还,没有继续进军益州,肯定是国家内部出现了紧急情况。现在他留在汉中镇守的夏侯渊、张郃的能力比不上益州的蜀军将帅,如果刘备进攻汉中就一定能够夺取它。在此后再利用汉中,进可攻退可守,机不可失。

  刘备采纳了法正的意见,派兵对汉中发动进攻。随后于建安二十三年春,刘备亲自出马,率领蜀军主力对汉中发动了进攻。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有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取得了定军山大捷。曹军在汉中的主帅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因此士气一蹶不振,危在旦夕。

  曹操在接到汉中危急的消息后,率军赶到了战场。可是此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曹操也无力回天。刘备凭借已经占据的有利地势,坚守不出,不和曹操发生决战。这使得曹操进退两难,在相持了很长时间后,曹操无计可施,只得撤军。

  二、鸡肋与咽喉的差异。

  曹操在撤军前夕,曾经对汉中发出了感慨。在吃晚饭的时候,他的手下来问夜间的口号。正巧在晚饭中有一道鸡汤。曹操看到鸡汤中的鸡肋有感而发,传令为“鸡肋”。他的手下谋士杨修因此判断曹操有了撤军的心思。因为鸡肋肉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也正是曹操对汉中的认识。

  这是因为汉中的得失,对曹操的根本的影响不大,无法对曹操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影响。在汉中与关中之间,相隔着险峻的秦岭山脉。就算是曹操丢失了汉中,还可以评价秦岭天险防御关中。再加上汉中与关中经过常年的征战,早已经被战争摧残得满目疮痍。就算得到汉中,对曹操政权也没有多大补益。

  可是在刘备集团的眼中,汉中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为了前线的需要,催促诸葛亮动员后方进行支援。诸葛亮对此拿不定主意,便询问手下杨洪的意见。杨洪一针见血地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这是益州存亡的机会,如果没有汉中就会失去益州。这是家门的祸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还有什么可疑的?

  诸葛亮听取了杨洪的意见,对益州后方进行了总动员,全力支援汉中前线的战争。我们可以看到,相比曹操的鸡肋认识,刘备阵营则把汉中看作生死存亡的咽喉。因此,双方在汉中之战中的作战意志有着巨大的差别,最终曹操坚持不下去,主动撤军。

  三、汉中险峻的地形加剧了曹操的困难。

  在诸葛亮时期,曹魏皇帝曹睿曾经想要先发制人,对汉中发动进攻。他和手下的孙资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孙资并不赞同曹睿的意见。他反对曹睿出兵汉中的主要理由就是汉中的地形险峻,难以克服。

  孙资举的例证就是当年汉中之战后,曹操总结的经验教训。曹操经常说,南郑简直是一个天狱,中斜谷道是五百里的石穴。曹操直截了当地说明汉中的地形深险,能够救出夏侯渊的余部就已经十分不容易。这就说明了汉中的险峻地形对曹操作战的不利影响。

  由于在曹操亲自救援汉中之前,刘备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拥有了战场的主动权。刘备占据了汉中各个军事要点,凭借着险峻的地势坚守不战。这使得曹操陷入了求之不得的境地,只得与刘备转入对峙。

  汉中险峻的地形不但制约了曹操的军事行动,更是严重影响了曹操的后勤供应。由于秦岭天险的阻隔,曹军的粮草供应十分困难。而刘备一方面不和曹军进行主力决战,一方面派出小部队对曹军的后勤通道进行袭扰,越发加剧了曹军后勤的负担。

  这样,随着双方对峙的时间延长,曹军的处境日趋困难。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曹军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很可能会产生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曹操认清了曹军的处境,在没有取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可能的情况下,果断选择了撤军。

  四、曹操的身体状况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整个汉中之战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在袭扰着曹操集团,那就是曹操的身体状态越来越糟糕,已经步入生命的倒计时。曹操在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由于长年征战,身体留有多处伤病。由于年事已高,这些伤病折磨着曹操,使得他的体力、精力大不如前,严重影响了他的行动。

  在汉中之战前期,曹操虽然知道夏侯渊不是刘备的对手。可是他只能给夏侯渊写信提醒,却不能亲自赶往前线指挥。在夏侯渊战死,汉中的曹军陷入灭顶之灾的时候,曹操才被迫亲自率军前往救援。可是由于自身的身体原因,使得曹操在作战指挥上,作战意志上都不能发挥出日常的水平。

  而且由于曹操的身体状况,使得他的统治区内部也危机四伏。那些对曹操统治心怀不满的人们,都伺机而动,叛乱此起彼伏。曹操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更让他对自己的统治放心不下,急于解决政权的交替问题。在汉中之战中,曹操见没有取胜的希望,就把军队撤出,急于赶回京师。

  即便如此,在曹操撤军期间,关东就出现了对曹魏极为危险的情况。且不论在曹魏控制区发生的叛乱,刘备派部下孟达攻占了房陵、上庸,而关羽更是率领荆州的主力发动了襄樊之战。由于曹操身体原因,不能亲自救援襄樊,只得把部下分批投入樊城前线。

  这给了关羽各个击破的机会。关羽抓住曹军的弱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时间曹魏的控制区一片混乱,曹操为此想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只是因为孙权出兵偷袭荆州,夹击消灭了关羽,才使得曹魏逃过一劫。但是曹操也已经病入膏肓,出入只能依靠乘辇而行。在关羽的首级送到之后没几天,曹操也撒手人寰了。

  结语:

  汉中之战中,曹操在双方胜负未分的时候,就主动撤军了。这主要是因为在战役前期曹军遭受的惨败,使得曹操失去了先机之利。再加上汉中对曹操的统治区影响不大,被曹操视为鸡肋。可是汉中对于刘备则是咽喉之地,双方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同。

  再加上由于前期的败仗,所有战略要地几乎全被刘备占据。汉中险峻的地形,在限制了曹军作战的同时,又严重影响了曹军的后勤供应。最重要的是曹操的身体伤病交加,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他急于回去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对汉中之战也就敷衍了事,见好就收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