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王平都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会说他对三国如此重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平虽是个文盲,但如果没有他,蜀汉估计得提前十几年灭亡。

  有句老话,叫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其大意是说,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忠贞。

  把这句话放在蜀汉将领王平的身上,最为合适不过。

  甚至还可以说,王平的出现和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三国的走向,要是没有他,恐怕蜀汉恐怕早就没了。

  那么,王平都做过什么呢?为什么会说他如此重要呢?

  王平能被后人所熟知,还要拜失守街亭的马谡所赐。

  最早的时候,王平原本是曹操麾下的一名低级军官,汉中之战爆发后,王平随曹魏大将徐晃出征,由于曹操大败,王平选择投降刘备,成了刘备手下的一名牙门将军。

  所谓牙门将军,其实在当时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武官职务,由此可见,当时的王平还只是个小角色。

  毕竟他一来是个降将,二来之前确实也名不见经传。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王平没读过什么书,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但谁也没想到,在不久后,这个堪称“文盲”的小人物,却展现出了不亚于名将的能力。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组织第一次北伐,由于主力部队正在攻取陇西地区,因此,诸葛亮便将防守街亭、阻挡曹魏援军的重任,交给了时任参军的马谡。

  按照诸葛亮的设想,街亭此地是关中通往陇西的必经之路,因此,只要守住街亭,等到自己拿下陇西后,那么举兵北伐就会手到擒来。

  并且,街亭地处险要,只要设置好防御工事,曹魏援军一时半会是打不过来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诸葛亮的想法不错,计划也没问题,但坏就坏在负责镇守街亭的马谡身上。

  马谡率军抵达街亭后,根本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而是将部队驻扎在山上,试图居高临下防守街亭,忽略了山上远离水源的致命破绽。

  最终,曹魏大将张郃采取断马谡水源的策略,将马谡困在山上后,又大举进攻,导致马谡大败,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也因此破产。

  事后,诸葛亮不得不将马谡军法处置,这也是“挥泪斩马谡”典故的来源。

  而在马谡未败之前,随其出征的王平就已经意识到马谡的布置有问题,并且,多次对马谡进行谏言,请求他改变策略,但马谡始终未能听进去。

  当然,仅仅凭借看出问题并谏言还不足以称王平有能力,他表现最出彩的,是在街亭惨败之后。

  街亭的失守,让张郃可以率军长驱直入陇西,这就造成了诸葛亮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危险,诸葛亮只得选择撤军返回汉中。

  不过,撤军需要时间,如果此时张郃追上诸葛亮的话,那么蜀军就麻烦大了。

  就在此时,王平挺身而出,先是收拢在街亭大败后,溃败四逃的蜀军,随后,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擂响战鼓把守营地。

  这样一来,就让张郃犯了迷糊,他以为前方埋有伏兵,因此就不敢轻举妄动。

  而他这一迷糊,就给诸葛亮换来了极其宝贵的撤退时间,之后,不仅蜀军主力得以返回汉中,包括在街亭大败后溃散的兵卒,也在王平有条不紊的收拢整顿下回到汉中。

  整个过程,王平展现出了沉着冷静的高素养军事素质,他的表现,确实不亚于同时代的名将。

  我们都知道,战场上有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意思就是一旦遭遇战败,兵卒们为了活命就会四散而逃,因此也会加剧失败的结果。

  这种时候,别说组织反攻,就是将他们收拢起来都很困难。

  但王平却做到了,不仅成功收拢住了溃兵,还将他们组织起来,摆出疑兵阵势迷惑张郃,这份过硬的军事素质,以及临危不乱的镇定,就是放在整个三国,也能排上前几名。

  由此可见,王平在平日里的治军方面,绝对堪称典范。

  而在事后,王平也成了街亭之战中,唯一一个受到诸葛亮褒奖的将领,不仅被拜为参军,诸葛亮还让其统领无当飞军,又进位王平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自此,王平从一个偏将,成功转型为一员大将。

  在此之后,王平又在“南围之战”,以及魏延之乱中,均有出色表现,而他最出彩的一场战役,则是大破曹爽的“兴势之战”。

  先说“南围之战”,此战中,王平又遇上了老对手张郃。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岐山,同时这也是他第四次北伐,曹魏方面,统军为司马懿,同时又派出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迎战。

  开战后,诸葛亮快速进军至上卦,并破坏了此处的麦田,导致魏军极度缺粮,被迫从关中运粮充当补给。

  在这种情况下,张郃向司马懿提出,此时应当趁蜀军远道而来的机会,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用奇兵包抄蜀军,截断蜀军后路,这样才能快速致胜。

  但司马懿并未听从,选择了固守不出,当时因为这件事,司马懿还被军长将士讥笑其是“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而在之后,司马懿为了争取战机,自己率主力攻打诸葛亮主力,同时遣派张郃去进攻镇守南围的王平,企图在击败王平后,对诸葛亮形成钳制之势。

  如果王平被击败,到时候张郃与司马懿一合兵,那么诸葛亮就危险了。

  但是,王平成功地守住了南围,史料记载,当时张郃数次发起进攻,但王平坚守不动,最终让张郃无功而返。

  这样一来,王平就为诸葛亮解决了侧翼的安全,同时也粉碎了司马懿试图围攻的计划,正因为王平免去了诸葛亮的后顾之忧,这才得以让诸葛亮在之后的卤城之战中,大败魏军,不仅斩获魏军三千人,还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

  可以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取得的战果中,王平占据了很大的功劳。

  如果说南围之战,王平仅仅是靠着坚守不动才会有所建树的话,那么在诸葛亮死后的魏延之乱中,王平的表现称得上是“力挽狂澜”。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终前,安排杨仪等人退军,但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听杨仪调遣,因此双方爆发矛盾。

  之后,魏延先行一步,率大军抢在杨仪前面,并且,他还将所过之处的栈道全部烧毁,以此来阻挡杨仪。

  最终,魏延先占据了南谷口,并以此为守,开始进攻杨仪。

  而在两军阵前,王平站了出来,痛斥魏延的先头部队,一番怒骂之后,让魏延手下的将士顿觉羞愧,最终导致魏延军心涣散,士卒也四散而去。

  “平叱延先登曰:“公(指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三国志》

  也正是因为王平的大义凛然和严词厉色,不仅导致了魏延麾下军心涣散,同时也让魏延失去了与杨仪对抗的资本,最终魏延被斩。

  而王平此举,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诸葛亮死后蜀军自相残杀的悲剧,并且也是因为他,保证了蜀汉北伐大军能得以完整返回蜀地。

  如果没有王平此举,那么魏延与杨仪不可避免会有一战,届时,除了蜀军内部自相残杀之外,更重要的是,会让蜀汉因此事受到重创。

  要是这样的话,就会让刚刚失去诸葛亮的蜀汉雪上加霜,同时也会给曹魏攻打的机会。

  《三国志》中,对于魏延之乱被迅速平定一事,也归功于王平,正是因为他在蜀汉生死存亡之际,用自身能力阻止了局势进一步恶化,因此,说王平是”力挽狂澜“丝毫不为过。

  此事之后,王平得以升迁,到了延熙六年(公元243年)时,王平已身兼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等职,负责统领汉中。

  而在不久后,王平也将迎来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时值曹芳当政,彼时的曹魏朝堂,司马懿与大将曹爽明争暗斗,为了压制住司马懿,曹爽决定从战场找回些面子。

  因此,在当年三月,曹爽率军十万,进攻蜀汉门户汉中。

  此时,镇守汉中的正是王平,但当时他的麾下,仅有兵力不足三万,因此,在曹爽进攻的消息传来后,蜀汉不少将领都为之惊恐。

  毕竟当前的局势是明显的敌强我弱,拿三万守军对抗曹魏十万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所以,就有人对王平提出,不如放弃阳平关隘,让魏军通过,然后退守汉城、乐城,这样等到涪城的援军到了之后,再合力夺回关隘。

  这个计划,也不完全是不可行的,但王平当时就明确表示了拒绝。

  在他看来,首先,涪城距离汉中有一千里之多,援军来此需要时间,其次,若是把阳平关隘丢给魏军,那么就会给蜀军造成大麻烦,即便是援军来了,也不一定能夺回来。

  因此,王平决定,利用地势先挫一挫魏军的士气,同时给援军争取时间。

  之后,王平下令将战场往前推至兴势,并凭借这里险要的地形,将曹爽大军死死地拖在这里,让其未能前进一步。

  这样一来,曹爽方面由于久攻不下,不仅给后勤补给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因为出师不利,导致士气越来越涣散。

  最终,王平顺利等来了援军,并在费祎等人的合击之下,使得曹爽大败,丢盔弃甲后,狼狈逃走。

  经由此战,王平得以与镇守南中的马忠、驻守永安的邓芝,共同被称为蜀汉的“平安三侯”。

  那么,为什么会说王平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呢?其实答案,就在王平归降蜀汉后,所经历的每一次战役之中。

  首先,在街亭之战里,王平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风范,在蜀军溃败后,能迅速稳定局势,不仅给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后撤时间,同时也避免了诸葛亮北张郃追击的危险。

  并且,他还收拢了溃败的残军,没有让溃败继续加剧,这一点尤为难得。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时期名将委实不少,能冲锋陷阵,斩敌于万军之中的也有很多,但是,能在己方溃败之际,依然如此镇定,同时还能有条不紊收拢残兵的并不太多。

  尤其是,在收拢残兵之后,还能马上组织出疑兵之阵,这份胆色和智谋着实令人称赞。

  如果当时没有王平,那么张郃必然会长驱直入追击诸葛亮,届时诸葛亮能不能安稳返回蜀地就是个未知数了。

  假如诸葛亮遭到张郃重创,损兵折将后返回蜀地,那么必然会对他下一步的北伐计划产生影响,说不定有可能就此放弃北伐。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街亭之战中王平的表现,确实影响了之后的局势。

  再者就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王平出色完成的南围之战,也跟上述是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王平保质保量完成了诸葛亮交给他的任务,这才得以让诸葛亮取得了北伐战果。

  而较为关键的,则是魏延之乱,毫不夸张地说,若不是王平,蜀汉当时危矣。

  众所周知,诸葛亮死后,蜀汉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因此魏延才会做出那样的举动,但不管他因何这样做,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行为,给当时的蜀汉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如果放任魏延与杨仪火并,最终受到损失的,不是杨仪和魏延个人,而是整个蜀汉政权。

  并且,当时曹魏对于消灭蜀汉政权的决心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是很乐意看到蜀汉内耗的,因为这样能让他们得渔翁之利。

  到那个时候,蜀汉陷入内部混乱,曹魏方面再适时出兵,恐怕就会提前让蜀汉终结。

  但正因为王平喝散魏延的兵卒,从而让魏延失去了对抗杨仪的实力,也避免了蜀汉发生内耗的情况发生,自然曹魏也没有了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王平确实改变了历史走向。

  另外还有兴势之战,兴势之战中蜀军大胜而魏军大败,对后来整体局势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先,曹爽因此战的失利,声望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一日不如一日,这就为他在不久后,于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诛杀埋下了伏笔。

  如果此次是曹爽大胜,且不说蜀汉将会如何,单说在曹魏内部,曹爽的威望必将登上一个新的高度,那到时候,司马懿就不一定能除掉他了。

  除不掉曹爽,那么司马家篡权也就成了一纸空谈,这样一来,说不定曹魏还能延续下去。

  除了曹魏方面以外,兴势之战的胜利对蜀汉内部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经由此战,费祎得以接替蒋琬上位,主持蜀汉大局。

  而正是在费祎的主持下,蜀汉在当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史料记载,当时的蜀汉可谓是“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由此足可见费祎之功。

  这一切的前提,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费祎击败曹爽的结果之上,而费祎之所以能击败曹爽,正是得益于王平能固守汉中的功劳。

  因此,从上述几次战役后所带来的影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平确实起到了影响、改变三国走向的作用,史载他大字都识不了几个,并且也没有鲜明的个性,但其遵履法度、且兢兢业业的特点,却如同蜀汉坚实的后盾,让蜀汉有机会得以延续。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