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伊阙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5浏览:43分类:历史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击败魏、韩、东周三国联军,擒杀联军主将公孙喜的战役,此战秦国共斩首敌军24万。

  背景

  前295年,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主动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同年,秦昭襄王免去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国相,又主动与楚国修好,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次年,齐国也改变了对诸侯的外交策略。齐湣王采纳祝弗的建议,免去主张以秦国为敌的孟尝君的相位,改用秦国五大夫吕礼为相。经过一系列外交调整,秦、齐两国又重新交好。齐国得以全力攻打宋国,而秦国则向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战争,扩展土地。同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过程

  前293年,在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韩、魏、东周联军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率兵进军至伊阙与秦军对峙。战争中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方面韩军势单力薄,希望魏军主动进攻,而魏军则倚仗韩军精锐,想让韩军打头阵。秦军主将白起利用韩、魏两国联军想保留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的弱点,先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军。魏军战败后致使韩军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取得大胜。伊阙之战秦军共斩首24万,秦军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魏军主将公孙喜被俘后遭处决。战后白起因功升任国尉。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战后

  秦国

  借助伊阙之战的大胜,秦国乘胜继续向韩、魏两国发动进攻。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城(山西省永济市东);攻下垣邑(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东南),但没有占领。次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夺取了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前290年,左更司马错率军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和韩国的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与白起合兵再次攻下垣邑。在秦国的连续打击下,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魏国割让河东郡四百里,韩国割让武遂(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之地二百里。次年,秦国再次派兵攻打魏国。司马错率军冲绝河桥夺取了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夺取了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白起夺取了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面对秦国的攻势,魏国被迫贿赂赵惠文王及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希望借助赵国的力量来阻止秦国的进攻。

  西周国

  伊阙之战后,秦国趁机想进攻西周国。西周公子周最派使者游说赵国的奉阳君李兑,想让秦、魏两国重新开战,这样既保全了西周,赵国又可坐观秦、魏两国交战,从中调解取得渔翁之利。西周君又派周足为使者出使秦国,自己亲自前往魏国请求魏昭王的援助,而魏昭王以上党郡危急为由拒绝援助。西周君在回国途中路过魏国的梁囿,十分喜爱。大臣綦毋恢指出魏国的温囿并不比梁囿差,并向西周君自荐说不但能得到魏国的援助,还能得到温囿。綦毋恢游说魏昭王指出魏国如不援助西周,那西周将投靠秦国,如此两国合兵进围南阳(太行山以南),将切断韩、魏两国通往上党郡的要道。如果魏王答应派3万人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并且把温囿以每年120金的价格租给西周君,那么西周便不会投靠秦国。如此既可以保证上党郡的安全,也可以通过租借温囿多获得40金的租金。魏昭王采纳了綦毋恢的建议,派芒卯献出温囿,又答应派兵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在西周国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下,秦国最终未能攻打西周。

  魏国

  秦国在伊阙之战取胜后,驻留在伊阙,魏昭王被迫派公孙衍割地求和。有人建议魏昭王加封窦屡为关内侯,让他出使赵国割让少量土地贿赂赵国的奉阳君李兑,让李兑从中调停引起秦国内部争执,这样魏国也可以少割土地。西周大臣綦毋恢也劝说公孙衍不要多割地给秦国,因为如果两国议和成功,魏国就会得到秦国的支持;如果两国议和失败就会重新开战,多割地属于毫无意义之举。

  韩国及东周国

  前290年,韩国的城阳君和东周君入秦求和。但秦国此时大举攻韩,城阳君不能返回韩国,被迫出奔至齐国。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