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操是三国的枭雄,他都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8分类:历史

  曹操,我从来就不把他当成一个非黑即白的角色,我也从来就不用非黑即白的视角去看待任何人,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是极其复杂的,而我们目前仍然存在着封建统治者制造出来偏见,曹操从来都不是所谓的奸臣。

  奸臣之名,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禁锢人民的思想,而树立起来的一个负面榜样,这是对曹操本人的最大污蔑,我们看待历史,要带着辩证唯物法的思考去看待。

  曹操有好的一面,尽管他在历史上没有刺杀董卓,但他发布檄文,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恢复稳定治安的大汉土地,这是不可以被忽略的。作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大力删减汉朝时期的淫祀,简明法律,开创清峻文学,平定乌恒,使得动荡的社会变得稳定。

  三国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完全是小说艺术加工想象创造的故事。与历史有在具大差异。

  曹操早年也是很有正义感的青年才俊,他在京都做区长时,敢立五色棒专打违法乱纪者,有人高喊"我侄是李钢"时,曹操挥舞五色棒:"打的就是你"。

  后来董卓先是保护皇上,继而专横跋扈,曹操虽然得到董卓重用,但内心也是看不惯董卓霸持朝政,想为国除害,欲暗杀董卓。殊料董卓睡醒挣眼,曹操却惊得收手,反以献剑为名掩饰起来。恰好出门时与董卓女婿相遇,其女婿告之曹操神色慌张,董卓下令招他进宫

  曹操早已如惊弓之鸟逃离京城。曹操后来也步董卓之后尘,"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曹操身上可以看出,曹操早年也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随着环境丶权力的不断变化,他的野心也随之高涨,人也是会变的。正如一个慧眼识人的大臣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操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更是为西晋统一打下来坚实的政治基础。

  东汉末年南阳的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更是广为传送的,脍炙人口:“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的功绩:

  1,恢复黄淮流域民生和经济。连年战乱使得黄淮流域民不聊生,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实施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2,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

  3,稳定大局。汉献帝时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作用。

  4,唯才是举。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5,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此即“拨乱刑为先”。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能力和效果。

  6,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7,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兵发典籍。请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诗词流传后世,最知名的有《观沧海》《短歌行》等。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评价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