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探索苏轼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是怎么度过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6分类:历史

  苏轼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他的仕途十分坎坷,他的一生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下面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年纪轻轻的宋哲宗突然去世,他的弟弟徽宗赵佶继位。新皇帝登基后,罢免了和自己作对的宰相章惇,把他贬谪到了岭南雷州,同时赦免了被流放在儋州(今海南岛)的苏轼。

  听到这个消息,儋州的父老乡亲纷纷向苏轼道贺。苏轼自己却表现得非常淡定,“此心安处是吾乡”,屡经贬谪的苏东坡已经把海南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此刻的离开,他只有依依不舍之情。他在《别海南黎民表》一诗里写道: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苏轼带着小儿子苏过横渡琼州海峡,回到了大陆。在惠州稍作停留后,继续北行。

  在路过大庾岭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店里休息。有个老者出来问道:“这是哪里来的官员?”苏轼的随从答道:“是苏尚书遇赦回来了。”老人又惊又喜:“真是苏子瞻回来了,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要谋害您,没想到还能看见您北归,真是天佑善人啊!”

  苏轼也很高兴,他感谢了老人的关怀,就在店内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经过镇江时,苏轼邀请老朋友米芾同游金山寺。在庙里,他们看见了著名画家李公麟多年之前所画的一幅苏轼像。看着当年的画像,想着自己坎坷起伏的一生,苏轼百感交集,提笔在画像上题了四句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终于回到了常州,这里有他置下的房产,也是他选好的终老之地。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收到了一封信,是老朋友兼政敌章惇的儿子章援寄来的。章援是苏轼的门生,他当然知道自己父亲对苏轼的迫害,但他听说朝廷要重新重用苏轼,害怕苏轼对父亲进行报复,就写了一封长信,委婉地为父亲求情。

  收到信,苏轼很高兴,马上回信一封。他在信里说自己和章惇四十年的交情不会改变,他告诉章惇在岭南不要乱服丹药,并承诺会把自己这些年的养生心得《续养生论》给他寄过去。

  对那个差点把自己整死的老朋友,一向心怀宽广的苏轼没有一丝怨恨之情。就像他曾经和弟弟苏辙所说的那样:“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写完这封信一个月后,苏轼在常州溘然长逝,结束了颠沛流离的一生,一代文星就此陨落。

  门生李廌为他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这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概括吧。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