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朝时期的“鬼市”是什么?揭秘唐朝人的地摊经济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眼下最火的经济热词,非“地摊”莫属。

  地摊,被人们称为是城市的烟火气,总能给人带来强烈的怀旧之感。

  其实,地摊文化并非现代社会产物,早在古代,它就已经风行于世。

  我们下面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地摊经济,它有一个神秘感十足的诡异名字——“鬼市”。

  何为“鬼市”?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影片以一个溶洞为拍摄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座光怪陆离、奇幻怪异的“鬼市”,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大唐鬼市”,真是这副样子的吗?

  一、长安坊市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一座高峰,其国力之盛让无数人至今引以为豪。

  除了强大的军事、文化实力,唐代经济之繁荣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在盛世时期的大唐国都长安城内,酒肆、商铺、客栈林立,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西域各国的行商络绎不绝。

  但是,与这种繁荣景象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统治者对待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自由流动,是持保守态度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在唐代施行了较为严格的“坊市制度”和“禁夜制度”。

  1、坊市制度

  “坊”,就是城市住宅区以及行业聚集区的意思,它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为了一块块封闭的地理区域,犹如围棋盘上的一个个小方格。

  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主轴,分为了东西两大部分,这两个城区合计共有坊约108座。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坊”大概有:

  (1)通化坊,设有城内最大的驿站,相同于今天的长途客运总站,不过仅限官方使用。

  (2)兴化坊,长安城内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聚集区。

  (3)延寿坊,该坊内有长安城内最著名的珠宝店。

  (4)安仁坊,最为著名的皇家寺院荐福寺所在地。

  (5)宣阳坊,城内著名的丝织品名店所在地。

  (6)平康坊,各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拥有大量娱乐场所。

  以上这些坊,虽然具备了一定商业功能,有的还是某个行业的聚集地,但“市”才是长安城内最正规的商业街区。

  除了“市”和个别坊以外,其他人员在其他坊里私自摆摊经营,这在唐朝是不被允许的。

  长安城内的“市”有两个,分别是东市和西市。东、西两市不仅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配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在市内的交易活动也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这就是所谓的“禁夜令”。

  2、禁夜制度

  如果您想穿越到唐朝的长安城,那么时间一定要事先选好了。

  如果不幸在夜晚进入城内,您将看到恐怕不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夜市,而是这样一副令人失望的寂寥场景:

  东、西两市早已在日落之前闭门打烊,如果夜晚还有人在这里闲逛,那么巡逻的武侯会把他们请到办公室里“喝茶”。

  如果您不甘心,还自信跑步速度可以赛过夜间巡逻队,那么还可以翻过墙头跑到其他的坊里一探究竟。但是,恐怕您看到的仍然是一片黑灯瞎火、人声绝迹的死寂。

  入夜以后,在偌大的长安城里,除了皇宫大内和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里有可能推杯换盏、歌舞翩翩,其他的坊与市都要严格遵守“禁夜令”。

  因为唐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城市管理和市场秩序,实行了最为严格的“坊市制度”和“禁夜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平民百姓出来摆摊赚外快是不可能的,直到“鬼市”在坊市之间产生。

  二、鬼市起源

  我们刚才提到,因为唐代对平民在夜晚的商业活动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禁令,当时的夜生活是少数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的专利。

  但是,平民百姓阶层也有在业余时间从事商业活动、贴补家用或者去享受夜生活的需求,为解决这种矛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鬼市”:

  “长安中秋望夜,有人闻鬼吟曰:‘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又闻有和者曰:‘九衢日生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或俗云务本西门是鬼市,风雨晦冥,皆闻其喧嚣之声,怪哉”!(《南部新书》)

  这里提到,长安城务本坊的西门内,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鬼市”所在地。因为不被官府所允许,“鬼市”并没有固定的运营时间,它一般出现在“中秋望夜”或者“风雨晦冥”的夜晚。

  这段记载里提到,在“鬼市”开张时,甚至可以听见“鬼”在吟诗。这让“鬼市”听起来更像是一段志怪小说或者都市传说了。

  联想到唐朝严格的商业禁令和平民百姓们被压抑的商业需求,我们不难这样揭开它神秘的外衣:

  因为唐朝官方不允许夜市摆地摊,所以人们就酝酿出了这些光怪陆离的传说故事,目的无非是为了掩盖他们在夜里进行“违法”商品交易的事实。

  试想一下,当夕阳西下以后,长安城内的东西两市相继关张,而108坊也接连关闭了各自的坊门,白日里繁华的长安城一时陷入了死寂,只有明火执仗的武侯们在街上巡查敢于外出活动的“不法”分子。

  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人们为了生计而摆地摊的热情,一旦到了“风雨晦冥”之夜,他们就会拿出自己家中闲置不用的物品或者是自己生产的手工产品,甚至是自己拾的柴火,在坊内秘密摆起了地摊。

  由于这种“鬼市”是在极为隐秘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当那些在家中不知情的人们听到外面有人声若隐若现时,便会误认为这是“鬼”们在街上活动。

  而当天色将明时,由于城内的坊市即将解禁,摆地摊的人们也纷纷回家,所以就有了“半夜而合,鸡鸣而散”说法,这无疑更加加深了“鬼市”的神秘属性。

  由此可见,唐代长安城内的“鬼市”,只是在严格的政策条件下,地摊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罢了。

  作为夜市的雏形,“鬼市”也被人们人为的披上了许多层神秘的外衣。

  虽然在宋朝以后,由于“禁夜令”被废止,人们真正迎来了普遍共享的夜生活,但“鬼市”仍然因其特殊魅力仍然一直存在着。

  时至千年以后的今天,那些在坊间自发而成的“鬼市”,仍然彰显着城市的独特魅力。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