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难容三姓人到底有没有道理 一家出现三个姓氏为什么会有矛盾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一家难容三姓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个家不容三个姓氏的人”,在早些年的农村,还一直有这样的老思想。我们知道,现在一般都是一家三口,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孩子随父亲或者母亲姓,这样家庭中就是由两个姓氏组成。
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中如果出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姓氏,那么家庭关系就会变得微妙,家庭成员也会有影响。
其实这种做法,我们得追溯到秦朝,在秦始皇当政时,是他颁布了分户令,规定“父子兄弟不可同宅居住”。其实一开始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税收,因为秦朝收税是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分了家,赋税就会得到相应地增加。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区别夷狄风俗(秦国靠近夷狄,夷狄是大家族制),提高秦人的文化素质和层次,向中原地带看齐。
为什么一个家庭里出现三个以上的姓氏,就难以融洽相处呢?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明原因。
首先就是婆媳矛盾。
这个是平常老百姓中难以避免也是经常谈及的话题,一个家庭中只有两姓,父亲母亲,儿子也会随父亲或者母亲姓,可是,儿子毕竟是要长大的,要娶媳妇的,这样话,家中不免又多了一个外姓的媳妇。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这家里同时出现了两只母老虎,还不得有矛盾啊,刚开始两人还能互相尊重,理解,但是时间一长,不免有点小摩擦,以后有了孩子,教育观念不一样,矛盾会更大。这还怎么过日子啊,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都说距离产生美嘛,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正常的解决办法。
其次,父母再婚。
在生活中,世事难料,如果父母有一方发生了意外,去世了,为了孩子,家长会给尝试给他一个完整的家,不缺少父爱和母爱,通常会选择再婚,那么这个家庭就迎来了第三个姓氏。
比如生父去世了,母亲改嫁,母亲一个姓,然后孩子跟着原来的父亲姓,新的父亲又是一个姓,虽然在法律上有了关系,但是由于血缘关系,和继父还是有区别的,很难与其子女融洽相处,家庭矛盾重重,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继父不愿意把对方的子女当成自己亲生儿女看待,也有可能是因为小孩很排斥自己的继父。
然后,就是拜了“干亲”。
所谓的干亲就是收了干儿子或者干女儿,有些父母可能因为生育问题,有可能因为天灾人祸,丧失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恰好去收养那些刚好无父无母的孤儿。
大部分收养的孩子要跟随收养人的姓氏,如果不愿意改姓,仍随原姓,那么就很容易出状况,孩子很难融入新的家庭里面,就算收养了之后,可以改姓变成一家人,但是孩子长大后的一天,知道了实情,还是会有点心理隔阂的,关系也自然有点疏远。
要怪就只能怪“一家不容三姓人”了。
其实这句话说到底就是一家两辈人其乐融融,有着至亲的血脉是最好,如果有了别的姓氏,三、四世同堂,骨肉亲情淡了,相处难免出现问题。
个人觉得这种情况也事出有因,古代生产力不发达,观念陈旧,思想的封建落后,人们过分地夸大了血缘的重要性。到了现代,人们都已经能够意识到,家庭的和睦是靠大家的理解包容共同维系的,并不能靠单一的血缘关系,“一个家不容三个姓氏的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反倒是人丁兴旺、家庭和谐、母慈子孝,值得赞誉的现象。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 11-30 要知道古代是没电没网的,古人在夜晚真就日落而息吗?
- 11-30 古代利用护城河来拖缓敌军进攻,那么护城河里会有鱼吗?
- 11-30 潼关作为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它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 11-30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在攻城时真的是采用梯子吗?
- 11-30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 11-30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 11-30 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与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有何关系?
- 11-30 在古代的战争中,有些士兵为什么被射一箭基本就死了?
- 11-30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 11-30 古代那些建大功立大业的名将,都是如何在军中立威的?
- 11-30 作揖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之一,女性与男性有怎样的区别?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