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不杀后周皇室是真的因为仁慈吗 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原因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杀后周皇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出现过大大小小的政权,但凡政权更替,都是会发生战争冲突的,秦末的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三国鼎立、唐末的军镇割据等,但是也有会例外,那就是宋朝的建立,就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最近看到一部由陈建斌主演的宋朝开创者赵匡胤,看完后,引发了一个思考,那就是赵匡胤为何没有铲除前朝的皇室。按常理说,你从人家的手上夺取了江山,怎么也得把前朝皇室赶尽杀绝吧。但是赵匡胤却没有这么做,这有点不按常理出牌。
纵观中国历史,能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那都是很狠的角色,对待前朝皇室更是除之而后快。赵匡胤反而对后周皇室礼遇有加,这也给他留下了美名,不像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那些政权更替,会将前朝皇室灭门。
这难道真是赵匡胤仁慈吗?我想不是的,这是有很大的原因的,赵匡胤曾是后周开创者郭威的部下,后来郭威逝世后,将皇位传为给养子柴荣,就是历史上的周世宗,这时候的后周经过郭威的整顿,国力比较强盛。周世宗对赵匡胤很是器重,开始把军政大权交给赵匡胤,这给赵匡胤后期发动政变奠定了基础。
但是没过多久,周世宗也病逝了,7岁的儿子即位,这时得小皇帝什么都不懂,于是赵匡胤在一群军队部下的策划下,发动了政变,攻入了皇宫。进而“黄袍加身”,坐上了龙椅,原本这时候要把前朝皇室杀掉的,但是没有这么做,就连前朝的大臣也没有杀一个。已经拥有军政大权的赵匡胤这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宋史》中有对“陈桥兵变”有说过当时的形势分析,所以有一个较为靠谱的说法是,在赵匡胤要杀周世宗的儿子时,有一位有分量的大臣站出来替这孩童说了话,才使得赵匡胤改变了主意,没有加害后周的皇室。
这位大臣就是《杨家将》中潘仁美的原型,他就是潘美,他的地位在后周时期,和赵匡胤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受到了周世宗的重视,他在后周军队里面的威望也是很高的。所以他的话对赵匡胤来说,那是有分量的,必须得听一下的。
当时的赵匡胤虽然夺取了后周的江山,但是根基还是不稳的,还不如不杀皇室,给自己留一个宽厚的名声,有利于收买后周旧部;其二就是潘美在军中的威望不容忽视,赵匡胤答应他,就相当于卖个脸面给他,况且以后还要用到他,这样潘美就会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干;其三虽说当上后周皇帝,但是当时的政治局势是动乱的,赵匡胤夺取的后周不过是天下的十分之三四,自从安史之乱开始,除了后周,还要大大小小的政权盘踞在中原,要想完成统一,首要就是处理好内部的稳定。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赵匡胤能通过自己的实力,完成后面的统一大业,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赵匡胤不杀周世宗的儿子便可以看出,他杀了周世宗的儿子,反而带不来好处,可能会引发军中将领的不满。宋朝的政权更替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可以说是历史上概率极小的一件,足以见赵匡胤处理事情的情商之高。
赵匡胤不杀前朝皇室,并非他仁慈,而是他懂得分析形势,选择一个对自己好处最大的决定,所以说能成为帝王的,那都是分析专家。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 11-30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是怎么提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 11-30 赵匡胤能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与赵普这位核心人物有何关系?
- 11-30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 11-30 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哪些开国功臣为何没有一人反对?
- 11-30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赵匡胤有想过传位给赵光义吗?
- 11-30 赵德芳作为赵匡胤的儿子,有培养他当皇位继承人吗?
- 11-30 面对年幼的后周柴宗训,赵匡胤篡位时又是如何对待他?
- 11-29 赵匡胤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后,为何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 11-29 柴荣成为后周的皇帝后,他如何让中原地区的经济慢慢恢复?
- 11-29 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赵匡胤做了怎样的谋划?
- 11-29 赵光义在继位皇位的时候,赵匡胤的儿子为何没有出来反对?
- 最近发表